枕风眠看到, 心脏像被人揪起来一样, 猛地一紧, 紧紧握着的拳头,因为太过用力,指节泛白,骨骼轮廓清晰可见。
这一刻,他恨不得能穿越岁月回到过去,恨不得能将她承受的苦难代为受之。
再不济,他恨不得冲上台去,抱着她不管不顾地往外走,就此割舍掉她对舞台、对梦想的所有意难平。
即使她想潇洒度日,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护她一生无忧。
可是,他知道,他不能。
因为那样的她,不会快乐。
因为那样的人生,对她来说不会完整。
所以,不管再痛,他也只能把翻涌的情绪都在心间藏好,然后,看着舞台中央的那个身影,温柔出声:
“陶醉。”
“不怕。”
一声轻唤,让她飘忽的心一定,然后,慢慢睁开了眼。
她就这样,在一片兵荒马乱中,与他四目相接。
——这一眼,是岁月漫漫,亦是人生海海。
台下看着她的那个人,是在她青春里拿满分的男人。
观众席没开灯,只有舞台匀出去的一点光,淡淡一层勾勒着他的身形轮廓。
但她却精准捕捉到,他望过来的目光是如何清亮浓烈。
这个眼神,让她知道,他是知道的。
知道她在努力剔除心间的藩篱,知道她在努力对抗自己的命运,知道她从来没有放弃对这份职业的向往与守望。
于是,她决心将这一路走来身上沾染的浮毛、碎屑、灰尘,就地一挥,然后,潇洒扬尘。
想到这儿,陶醉定了定眸,长腿一迈,重新走到舞台中央。
然后,深呼一口气,慢慢地将拿着话筒的手,从裙摆侧边移到胸前。
再然后,是她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开场词:“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主持人陶醉,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人物聚焦》。”
如她的恩师所讲,她是天生的主持人,那种范儿,说来就来,且恰到好处。
这晚,陶醉站在枕风眠面前,脱口而出的是那天在阳台新闻评述的续集。
她站在追光下,从中国晶片发展一路延伸至所有高科技领域,其中,既有客观讲述,又有主观表达。
她讲默默无闻的科研工作者,讲他们的大爱大义,亦讲他们的不折不屈。
这次,她是真的没有怯场。
如年少时一样,大大方方地在他面前,像他证明着“她可以”。
讲完这一路,陶醉看着坐在台下的枕风眠,忽然间目光一柔,将脑海里原定的第三人称,换成了第一人称——
“内外风沙裹挟而下。”
“感谢你们——
“迎难而上,不怕挣扎,亦不怕摔打。”
全程,她沉着冷静,淡然不惊,却又自带弧光,明亮恣意。
枕风眠听着,眼眶一热。
——骄傲的。
她在他充满骄傲的凝眸中,按部就班地说着自己的结束语:
“大家好,我是主持人陶醉。”
“我们明朝再相会。”
说完,她双臂张开,在空中划出一条优美的曲线后,双手合掌置于身前,然后,弯下腰,面对观众席,来了一个优雅鞠躬。
抬眸时,她的目光与他再次对上。
这一刻,枕风眠终于舍得放弃自己观众的这个身份,动作俐落地从座位上站起,然后——
用目光,抱了抱她。
-
陶醉没想到自己真的能做到,站在那里,如释重负地笑了一声,才慢慢走下舞台。
枕风眠脚步追随着她的身影,等她迈下侧边的台阶,他直接长臂一伸,不由分说地把人拽入了怀中。
她刚从舞台下来,就落入了一个宽厚有力的怀抱,触手可及的空间里,铺天盖地都是他的气息,这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存在感。
陶醉看着两个人抱在一起的影子,心跳声如影随形,垂在身旁的手慢慢拽上他的大衣。
想到他为她所做的一切,她的心被烘得热热的,于是,沉溺在他怀里,情真意切地叫他的名:“枕风眠。”
“嗯。”
“今天谢谢你,让我过了这么有意义的一个生日。”
枕风眠听了,淡淡一笑,正想跟她说一句“不用谢”,结果,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到她煞风景地在后面接了句:“但这个话筒,我不能收。”
一句话,差点没把他气个半死。
于是,也不抱了,撑着她的肩把她从自己怀里拉起来,目光落在她身上,那意思就是:你再说一遍试试。
然后,陶醉就当着他的面,又说了一遍:“我真的不能收。”
说完,还直愣愣地把话筒往他手里递。
枕风眠:“……”
反正是打定了主意不会接,枕风眠看到她递过来的动作,索性双手抱胸站在那里,好整以暇地看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