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听了,重重点头:“嗯。”
然后,她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了许知意的视线之中。
看她终于跑出拥挤的车道,许知意长舒了一口气。
本想穿着她的高跟鞋回去,结果没想到是真挤脚。
看车停得也不远,再加上这会儿的天不冷也不热,许知意索性把鞋脱了,准备光脚走回去。
结果,刚要弯腰,突然之间,一双手臂,横空出世,将她拦腰抱起。
看着突然出现在这里、并且突然抱起她的司韫,许知意脸下意识红了,但说话的语气依然很呛:“你干嘛抱我!”
司韫沉着脸,说:“英雄救丑。”
许知意听了,气得抬手砸他肩膀:“你才丑!”
司韫:“嗯,我丑,那拜托许大美女,多瞅瞅。”
许知意:“……”
拥挤的车道还未通行,他抱着她,步伐迈得坚定又有力。
旁边的一辆车上,有两个女生看到许知意和陶醉刚才换鞋的那一幕,聊起了天。
“还记得当初有人说许知意走后门的时候,陶醉也是站出来帮她说话,真正的高手都是惺惺相惜的。”
“对啊,女孩子们明明是超级美好的存在,不能因为一个垃圾聂雨琪就坏了我们女生之间的美好情谊。”
-
七点,陶醉准时到达演播大厅。
刚进场,她便于不经意间率先和李申川打了个照面。
看到他,陶醉忽然间百感交集。
他因为她受到那样的牵连,遭受数不清的无端指责与漫骂,结果因为枕风眠的手术,她到现在都没来得及跟他说声抱歉。
于是,她狠狠紧了紧拳头,走到李申川面前:“李……”
李申川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看她要开口说话,直接不给机会,来了句:“你要是敢道歉,我就不认你这个学生。”
陶醉听了,喉间一哽。
——这是他曾教给学生们的一课。
要勇于担当,但不要傻的什么都担。
不是你的错,你认什么认。
其实,她回想的时候,李申川也在回想。
回想她走过来的这一路。
阔别四年,她重新站上舞台。
他以为她肯定要经历一些局促与生涩,因为主持人这个职业,太需要舞台的历练了。
可她没有。
从她回归舞台的那一刻到现在,她始终都是自信漂亮的,游刃有余得,像是舞台上的王。
大家都称赞她。
称赞她每一次的随机应变,每一次的妙语连珠,每一次的化险为夷。
甚至,是那个带着些许调侃意味的“开了金手指”。
但身为专业老师,李申川比谁都清楚,她能以这样的速度飞快成长,背后堆砌的,一定是一段由压倒性努力充斥起来的时光。
想起初见。
其实,陶醉当年在朝大艺考三试中的表现,算不上最出彩。
那时的她,穿着最朴素的衣服,从一个小山村走出,举手投足都稍显局促。
可阅人无数的李申川就是有慧眼识珠的本事,从中看出了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看出了她与生俱来的观众缘,看出了她的扎实功底,更看出了她的无限潜力。
所以,在面试快要结束的时候,李申川看着她,没有任何铺垫的,直接就来了句:“雪压枝头低——”
这提问方法前所未有,陶醉微微愣了瞬,才反应过来他是在跟自己说话。
当时的她没有多想,以为这位老师只是在考自己的诗词储备,便开口接了句:“虽低不着泥。”
李申川继续看着她道:“一朝红日出——”
陶醉继续接上:“依旧与天齐。”
后来,她才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渐渐明白。
原来,这首诗,是他对她命运的盛大祝愿与温柔耳语。
而如今,八年一晃而过。
她现在就站在离业界最高荣誉最近的地方,只要踮踮脚,就能碰得到。
所以,李申川看着即将上台的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再次凝成那一句:“雪压枝头低——”
短短五个字,唤醒两个人共同的回忆。
八年前那个青涩的小女孩,与他一问一答的场景,就这样情景重现。
只不过,背景从朝大校园,切换到了梦想之巅。
李申川:“雪压枝头低,”
陶醉:“虽低不着泥。”
李申川:“一朝红日出,”
陶醉:“依旧与天齐。”
作者有话说:
【注:文末诗句出自朱元璋《咏竹》】
第64章 64 、白杨少年
直播在即, 《主持人大赛》的后台忙忙碌碌,各种声音交杂在一起,一派热闹。
而陶醉离开后的病房, 却是静悄悄的。
刚才, 陆潮生亲自过来看了眼枕风眠的情况,看到指标一切正常,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