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什么!你给我站住——”
熊致扬鞭策马追上少女,赵寂言被尘土呛到,看着两人疾驰的身影,无奈地追了上去。
...
申时二刻,儋州城内挑夫们望了望西沉的太阳,估摸着回家的时间,便宜叫卖着剩下的货物。
赵寂言坐在客栈阁楼向远处熙熙攘攘地人群眺望,从春末到初冬,从刚来时的无所适的慌张,到现在逐渐习惯少有的安心,身份和命运将其渐渐卷入江湖血雨腥风之中,从前看武侠小说时的那些成为英雄豪杰的幻想,终于还在这个无亲无故的时代显得不堪一击。
小刀回家探亲,熊致与熊侠凌这样的义兄在鹤鸣寨相依为命,即使是原来的“赵寂言”也有抚养其长大的义父、竹马兄弟文墨宣,而如今的自己却被莫名其妙安插进来了这样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时代。
儋州城的热闹忽然让他觉得好似泡影,看着行街叫卖的菜农夫妇收起菜篮板凳,牵着正在吃手的孩童准备回家,他的脸上难得浮现落寞神色。
回家,他的家又在哪里呢?
64|第64章 儋州轶事
“真是稀了奇了,最近是什么好日子,怎么接连几天都有人娶亲?”
邻桌两个青年的高声打断了赵寂言的忧虑,一个带着高帽,一个穿着长衫。
顺着青年的声音望下去,只见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伴随着礼炮欢声慢悠悠前行,大红花轿走的轻盈,轿檐挂着一串串金铃铛,窗户的红纸糊着,看不见新娘子的容貌,菜农的孩子正跟着队伍跑着讨喜糖吃。
再往前看去,赵寂言只能看到一个骑着红马的高大背影。
当过几次伴郎的赵寂言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迎亲,确实很新鲜。
高帽青年站起身说到: “不对啊,你看那新郎官...”
长衫青年也觉得那人甚是熟悉,啊的一声张大嘴巴惊讶到: “怎么是那个二世祖——”
“哎哟两位客官,可不敢瞎说哟,当心被——”
看热闹的店小二一个箭步冲到两个青年桌前,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对对对....”高帽青年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呸!”
长衫青年把茶盏往桌子上一摔,愤愤不平到: “宋才女过门刚不足一月,这混账就纳了新人,是可忍孰不可视!”
听到好友骂出混账二字,高帽青年慌地打翻了酒碗,手忙脚乱地将他按到凳子上坐好,好心劝到:“张兄,你也太口无遮拦了!我知道你恋慕宋女郎,别说你了,当初知道宋女郎被许配给樊青云,儋州城多少才子伤心欲绝赋诗文唾骂!但有用吗?没有!”
“唉,那二世祖是个什么性子?你以后说话还是当心些好。”
长衫青年知道好友说的话在理,但还是气不过,若不是宋侍郎无能,宋才女能到今天这个地步?只恨自己不会投胎,没能成为世家子弟,否则还有机会去争一争!
高帽青年喝了口茶叹道: “世家子弟也难哟!除非下辈子投胎成皇亲国戚,否则,能耐那二世祖如何?对了张兄,先前听到个消息,怕你又要上火就没告诉你——”
他压低声音,挤眉弄眼: “我听说这次闹大了”
一旁的店小二赶紧过来搭腔到: “生米都煮成熟饭了,都嫁过去一个月,宋女郎还闹着?”
“哎,要我说啊,这宋女郎真可怜...”
高帽青年冲着店小二和好友小声说,他眉毛挤成一团,满脸惋惜之意: “还不如当初嫁给胡侍郎的儿子呢,倒也算门当户对!”
“那还不是宋侍郎眼光高,这下好了吧,宋女郎嫁了那么个....东西,这不是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吗?真是有辱文人风骨!”
长衫青年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声音也高了几分, “啪”的一声把筷子拍到了桌上。
高帽青年压低了声音劝他消消气,左右环顾怕这话被人听了去,赵寂言赶紧转了头。
店小二也吓了一跳,将抹布随意搭在肩膀上跟着劝到: “客官消消气,这也不能怪宋侍郎,谁能想到现在是这个么局面....哎,我还听说,宋才女前些日子硬是不吃不喝扛了三天,多好的一个大美人儿啊,现在看着整个人魂儿都被抽干了。”
他表情夸张,环顾四周确认掌柜看不到他后直接坐在了两个青年身边,高帽青年还给他挪了挪位置。
“还有这档子事,你咋知道的?”
“送干柴的老头儿跟我说的,他亲耳听到打水的下人说‘少夫人再这样不吃不喝下去,怕是要出事’宋女郎这是要寻不开啊....”
“可不是嘛!”高帽青年要说的就是事: “你说那二世祖怎么毫无怜香惜玉之情?都快闹出人命了还敢纳妾,当初不是樊相求着先皇赐婚,这会儿怎么又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