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凡归有些后悔,早知道不捧那么多个西瓜过来了,随便挑一个3银币的,说不准也能撬开瓜农父子的口,问到想知道的信息。
挑好了再放回去,生意没有那么做的,黎凡归只能花大价钱买下这些瓜。
终于,瓜农父子也愿意开口了。
小瓜农不清楚镇上这些八卦,老瓜农耳朵又不太好,黎凡归想和他交流,都得把话重复好几遍,怪累人的。
“啥子哟,你问我们镇上那对丢了孙子的老夫妇?你说老田他们吧?”这不卖瓜就不理人的老瓜农,还真知道一点信息,“老田就住在我们隔壁的隔壁。那年洪水还真是吓人!发大水的夜里,孩子他娘当时正怀着洪生呢,身体不适,睡不着觉,硬拽着我陪她出去走走。然后就看见镇口那河道就快要决堤了!我赶紧把孩他娘安置到高地,然后跑回镇上通知乡亲们。只可惜,刚跑到镇口,大水就来了,我顾着孩他娘的安危,也就没往镇上再跑。”
“说起来,要是老田那两个孩子活着,跟我家洪生也差不多大了。”老瓜农看了一眼儿子,“唉,老田头两年病死了,据说临死前还拉着老伴的手不愿放开,嘴里一直念叨着那两个孙子的名字。袁老太太还吊着一口气,这几年就靠我们几个邻居,每顿饭匀着一口菜给她。没办法,我们也不是多富裕,只能保证有我们一口吃的,老太太饿不死。说来也奇怪,这袁老太太二十年前就躺在床上等阎王爷了,毕竟腿脚不好,还一身的病痛,没人帮忙动都动不了,结果现在把老头子熬死了,另一家邻居程家两口子也没了,她还在。说起来哦……”
老瓜农压低了声音,引得儿子也凑到跟前听八卦。
“老太太一辈子的念想就是找回那两个孩子,也许老天爷心善,不忍心在她完成心愿之前就把她带走呢……”
黎凡归一时听得毛骨悚然:一个腰腿不好,生活几乎无法自理的老太太,依靠找到孙子的强大信念,坚持吊着一口气,简直医学奇迹!
没等黎凡归询问瓜农袁老太太家在哪里,老瓜农便敏锐地意识到了黎凡归此行的目的,眼里亮起了一道光:“话说这位客人,您来我家田里只买两颗瓜,却打听了那老太太家的故事,的确少见……客人,不是我这人多事儿,您先跟我说说,难不成那老太太家两个孙子,真的有消息了?”
黎凡归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他几乎已经决定,要把身世的真相告诉兄弟俩,但又怕他们不愿意相信,不愿意认亲的话,老太太就要白高兴一场了。与其心心念念近二十年的孙子不认自己,还不如让她抱憾归去。
只能虚与委蛇,把关大叔找紫妞的故事说了出来:“其实,是我遇见了一对曾来过黑蛇镇的夫妇,他们当初也在找孩子,还在田家住过几……”
瓜农却激动地打断了黎凡归:“哎呀!你说的是老关!我听说了,他找到那侄女了,原来是被城里的好心富人收养了!对了,既然他都把黑蛇镇的事情告诉外人了,想必那兄弟俩的下落也有消息了?”
第151章 告知真相
等等, 什么?
黎凡归一时没转过弯来:为什么关大叔对外人说起黑蛇镇这对兄弟的故事,就代表他们的下落有消息了?田老头和袁老太太到处找人,请关大叔把丢失孩子的消息到处传播, 不是应该的吗?
黎凡归把自己的疑问给瓜农一说,瓜农这才苦笑道:“其实田家老两口找孩子的架势, 远没有外人想象得那么声势浩大。一方面, 那晚上水那么大,两个那么小的孩子能活下来的概率太小了;另一方面, 若是他们侥幸活下来, 能收养起他们的家庭, 条件多半也比老两口好……唉, 总之老两口很纠结, 怕自己找孩子的需求, 给收养他们的好心人带来太多压力。所以, 只有外地人路过黑蛇镇时,他们会问问外地人有没有见过这两个孩子, 却还会提醒外地人,不需要替他们声张。”
老瓜农停下来, 意味深长地看了黎凡归一眼, 一字一顿道:“除非, 外地人真的打听到了孩子的消息,再差人给自己报个信, 也算了结多年的心愿了。”
想找孩子都要想疯了,却又怕真找到后, 打扰了孩子的生活……黎凡归不知该用什么语言形容这种无私到自我牺牲的爱。
“刚才, 你一说是那个找侄女的老关告诉你的,我就知道这事儿有戏!当初老关和媳妇路过黑蛇镇, 的确住在田家。因为年纪相仿,我和他处得很好。他们一家都是言出必行的性子,答应了老田,只有打听到孩子确切下落之后才会带信回来,就一定能做到!客人你说,是不是有八、九成把握,打听到孩子的下落了?大的小的?老田家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手臂上的胎记了,你见着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