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等林海林江见过薛信再做打算,哪怕做出些许让步也没关系,只要有一分可能,谁愿意委屈自家孩子呢。
薛信一家自打老太太离世后就搬回了薛家在京中的老宅,接到林海的请贴,薛信还当自家又做错事了,也不敢告诉别人,只带了个小厮就来到东市的酒楼赴约。
他的出现让林海和林江惊了下,林江拧眉道,“才几个月不见,薛兄为何憔悴成这样了?”
薛信苦笑,“不敢瞒两位林老爷,只因我们薛家内部发生了些许变故,我左支右绌难以应付,这是心力交瘁所致。”
接着薛信把薛家的糟心事讲了一遍,之前大房和二房分家,跟随二房做皇商的还有三房和五房。
之前三房的宝莲不明不白的折在了宫里,太子出孝后特意吩咐内务府要关照薛家,去年年末又有宫中内侍透出信来,允许薛家再送个姑娘进宫。
薛家做皇商的三房人中,未出阁的姑娘还有五个,宝莲的亲妹子宝菡和宝琴算是出挑的,他和太太担心女儿也折在里头,就由着三房在新年前把宝菡送进宫去。
三房打那时候起就自认于薛家有功,不再把二房放在眼里,处处挑衅争差事,连内务府的老爷们也只认三房不认他这个领办,最近几个月过得着实苦不堪言。
林江不屑道,“已经搭进去一个闺女了,三房竟还不知悔改,从未见过如此狠心的东西,利用亲女儿赚来的体面,说出去也不怕丢人。”
林海问道,“既然应付不来三房的步步紧逼,你为何不放弃领办之职?二房又不缺花用,守着那劳什子做什么?”
薛信苦笑道,“我哪敢放手啊,有领办的资格在手里,他们还能有所忌惮,一旦没了职位,三房只会变本加厉的欺压到我们头上。
我知道世人都看不起商人的钻营,可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家有巨资却无势力可依靠,不是擎等着被人抢掠践踏么。
当初想送孩子进宫,我们是真以为宫里是个好出路,在外面商贾之女也嫁不到好人家。”
林海兄弟俩对视一眼,林海缓缓道,“你要是肯放弃皇商之职,林家可以做你的靠山。”
“哈?”薛信嘴巴张得能塞进茶盏,不可思议道,“林家不是向来看不起薛家么?为何会突然想到给薛家当靠山?”
林江摇头,“不是薛家,是你们二房,我家那浑小子看中了令爱,你要是有脱离薛家的勇气,我们结个亲家如何?”
薛信像踩着棉花似的回到家中,看着乱糟糟人来人往的院子,心中的嫌恶都快溢出来了。
这时三房老爷前呼后拥的来到前院,看到薛信,他露出得意的笑容,
“二哥这是打哪里回来?皇商张家和刘家邀小弟赴宴,二哥不如也随我一起去吧。”
薛信摇头道,“还是别赴宴了,我有重要的事跟你说,皇商我不打算干了,你想接手么?”
第263章 第二百六十三章
薛信用了五天时间, 和三房谈妥了移交内务府领办之职的条件,以及分割家产等诸项事宜。
三房和五房并没有为难二房,在他们看来, 失去领办资格和靠山的薛信不过是块肥肉罢了, 随时可以吃回嘴里, 犯不着为一点蝇头小利跟他磨叽, 他要是后悔了才叫得不偿失呢。
薛家的变故根本无人察觉, 最近全京城只关心一件事, 太子五月十六就要大婚, 这是钦天监推算了几个月才选出的好日子, 皇上下令大婚当天必须诸事顺遂, 不得有失。
大婚筹备期间, 司徒澈和黛玉反倒成了最清闲的人,礼部的说法是与储君相关的事, 诸皇子都要退避,说白了就是担心他们有不臣之心,会以帮忙为借口制造不祥征兆,降低储君的威望。
皇上和太子担心他们心里不舒坦,赏了很多两人喜欢的东西给他们在王府里慢慢玩儿。
黛玉只想说父亲和大哥想太多了,他们乐不得不受那个累, 当然,能借机刮点油水也很不错。
同样不能插手的还有皇室其他成员, 大家都不是闲人, 只管照常到作坊上班, 腾出时间去参加大婚就完了。
薛信借着全城注意力都被太子大婚吸引的契机, 买下了三姨家隔壁的两个院子,悄悄把细软往这边转移。
林家拿到薛宝琴的庚贴, 请孔观主和刘供奉测算了两个孩子的八字,得到上吉的结果,两家便正式进入了三书六礼的准备阶段,等太子大婚后就登门求娶。
五月十六当天,司徒澈和黛玉早早起来,用过早膳就由礼部官员陪同入宫,他们全天都要在礼部的监视下,避免在大婚当天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