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绾:……可恶!
这次试探还得罪了太子,王绾觉得自己亏大了。尤其是在偶遇满脸春风得意的李斯时,越发感觉对方面目可憎。
王绾甚至开始怀疑这是不是太子给他设的套,目的是为了引他犯错,好给李斯腾位置。
从某个层面来讲,也不算错。
扶苏那天的回答算是故意激化了他和王绾之间的矛盾,毕竟政见不合又立场相悖的相国,有机会当然应该早点把人赶下台。
但扶苏真正在等的时机不是现在,而是齐国被灭的那一天。
上辈子王绾会提议分封诸子,这辈子得罪过太子之后,他肯定会更坚定地支持分封制。
一来是他本身眼界有局限,当真觉得分封确实是个管辖边远地界的好方法,真心实意地认为自己是在为大秦、为王上着想。
二来这样可以向其他公子卖个好,回头太子倒台之后,就算他不站队别的公子,那些公子上位后大概率也不会忘了他力挺分封的恩情。
王绾自己是等不到下一代秦王登基了,可是王绾又不是孤家寡人。他还有儿孙,总有人能承到这个情的。
可惜,他的算盘注定落空。
扶苏等待的好时机近在眼前,攻齐之战已经一路打到了临淄。
齐国军备不少,可齐军几十年没经历过战争,完全就是个面子工程。真打起来根本没什么战斗力,更何况他们的大王还在秦军手里。
齐王建这人能屈能伸,同时给了秦齐二国巨大的震撼。
比如蒙恬攻打第一座城池的时候,齐王建就主动站了出来。
他说道:
“且慢,不着急开打,我先去和守城之人交涉一番。”
然后齐王建就主动叫门了,以齐王的身份命令守将开门,迎接他归国。
守将第一次见这种阵仗,傻在当场,不知是该开门还是不开。主要齐王建完全没有被胁迫的样子,看起来非常积极。
如果他是被秦人威胁叫门的,守将还能硬气一点拒绝。可齐王建吧啦吧啦说了一大堆,谴责都城里那群乱臣贼子造反,逼得他还要找秦人帮忙清君侧,简直可恶。
守将:额,所以大王确实没有被威胁,秦人也当真是好心过来帮他们的?
怎么听着感觉怪怪的,不太像真的呢。
无论是真是假,齐王现在毕竟还是齐王。临淄那边的两派哪怕联合起来对付齐王了,也还没谈拢到底谁来继位,所以国中并没有一个新君。
尤其齐王这里连太子都在,两位君上全在这里,守将不开门是想造反吗?
就这样,蒙恬一路借助齐王叫门,兵不血刃地攻下了一串城池,十分离谱。
蒙恬:我怀疑我是来旅游的。
作者有话要说:
樊哙等人:不是,说好的有仗打呢?
齐王建:呵,寡人就说留着寡人还是很有用的吧!
第91章 想太多
由于齐王建过于配合,秦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从城阳到临淄沿途的大小城池。
既然是和平夺城,秦军自然要表现得好一些,免得凭白给秦国拉来仇恨。所以进城之后,秦军对待齐人十分友善,倒是让不少人当真信了他们秦军真的只是来给齐王帮忙的。
不过秦军不作妖,不代表齐王不作妖。
齐王建就表示:
“寡人要回国都去惩治那些乱臣贼子,尔等赶紧点齐兵马随寡人来。”
齐人:???
虽然这个要求乍一看很合理吧,但问题在于他们是守城兵啊。而且是那种普普通通的守城士兵,日常只负责巡逻,偶尔遇到战争也只能在城里配合一下防守的那种。
让他们千里奔袭跟着齐王去平乱,属实有些强人所难。毕竟一般大战缺人调兵也不会调遣他们,守城兵是要留在原地防备敌人突然跑来偷袭的。
守将为难地说道:
“王上将士兵带走之后,城中谁来防守?”
齐王建奇怪地看向他:
“你觉得谁会来攻打你们?秦军?秦军就在旁边呢,他们要跟着寡人去临淄的,哪有空打你?”
守将:……
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样。
天底下就剩下齐国和秦国了,总不能齐国人自己打自己吧?
也不是不可能,都有乱臣贼子了不是。说不准叛党会集结军队攻城呢,守将觉得自己找到了说服大王的角度。
他精神一振,连忙开口辩解。
齐王建不想听:
“乱党都在临淄,他们手里哪有那么多兵。行了行了,让你们跟上你们就跟上,总不能真的叫我靠秦军平乱吧?那我堂堂齐王多丢人,齐国又不是没有士兵。”
守将只好闭嘴了。
但他好说歹说还是给城中留下了少数士兵,主要是日常巡逻维护治安和守在城门口检查来往行人顺便收取入城费这些,都得有人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