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议完赵国,就该商讨下一件事了。
九卿之一的宗正硬着头皮站出来:
“如今太子已立,是否该修缮太子宫?太子殿下长居章台宫,实在不妥。”
哪有太子和君王同住的,又不是没有钱多修一座宫殿。都不用新建,只要把空置的宫殿修缮一下就好了,耗费不大的。
宗正其实不想站出来说这件事,偏偏少府不肯出头。他俩一个管宗室成员,一个管咸阳宫室,本该两人一起上奏才对。
今日这个时间点不好,前头刚有个傻子挑了太子的刺。
宗正在心里把那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感叹自己命苦,怎么就碰上这种时机。
不说又不行,事情都拖这么久了,太子迁宫毕竟也是个很重要的政治事件。
秦王政这一回倒是没有生气,只是不太情愿。
他问宗正:
“你认为何处可作太子宫?”
原本的太子宫被孝文王赏赐给了华阳太后,改名华阳宫。
那宫殿距离章台宫太远了,秦王政不是很乐意儿子住过去。哪怕住那边的话不用怎么修缮,很省钱。
宗正小心翼翼地提议:
“华阳宫?”
秦王政立刻否决:
“华阳宫既已被孝文王赏赐给了祖母,怎可随意挪用?寡人已命人封存宫室,不许旁人入住。”
住那么远,谁知道扶苏这小子会背着他做什么。放在眼皮子底下都管不住他乱跑,华阳宫就更不行了。
宗正苦了脸,他怀疑自己说什么都会被王上找借口否决。
关键时候少府终于站出来了:
“章台宫北侧有一宫室,不如便设立为太子宫如何?”
秦重水德,喜黑,水为北位。所以章台宫四周的宫室,自然是北边的那座更尊贵一些,配得上太子的身份。
加上它和章台宫离得很近,也方便太子随时前往章台宫议事。既然王上不想让太子离自己太远,这里岂不是正合适?
秦王政果然沉吟起来,片刻后点点头。
章台宫人来人往,养三个小崽子确实不方便。
先把宫殿修起来,然后把崽子们赶过去。至于扶苏,章台宫的寝殿先给他留着,不忙时回太子宫住,忙的时候直接留宿章台宫便是。
秦王政漫不经心地想,寡人都退让一步了,谁敢再叽叽歪歪就拖下去冲个凉水清醒清醒。
这一日的朝会总算结束了,后续没再聊太多大事。少府倒是忙了起来,派遣了不少人手去北边的宫室查看需要如何修缮。
秦王政忙不过来,只能偶尔过问两句。又担心儿子的宫殿住着不够舒适,便生出了去逛一逛私库的想法,预备着挑一些东西拿去装点宫室。
只修缮宫室的话,其实不需太久。
章台宫附近的宫殿即便空着,也不会任由其荒废,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好好养护一番的。
所以一个月后,秦王政就收到了修缮完毕的奏报。
王上眉头一皱:
“这么快?”
慢工出细活,这么快能修得多好?这群人莫不是偷奸耍滑了?
趁着午间的些许休息时间,秦王政带着儿子亲自去查看情况。一进去,他就黑了脸,表达出了明显的不满。
工匠们瑟瑟发抖,不明白王为何不满意,这不是和章台宫差不多吗?
少府令壮着胆子询问:
“不知何处需要改动,还请王上明示。”
秦王政嫌弃地看着“简陋”的宫室,点评道:
“不够华美。”
少府令:???
工匠们:???
等一等,他们秦国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华美风格了?不都是这样玄色为主、庄严肃穆的吗?
秦王政不这么想。
玄色确实好看,以玄色为主没有问题。但玄色不代表要单纯的朴素庄重,华贵庄重也是很不错的。
少府令:可是现在这样难道不够华贵吗?
这是给太子的宫室,他们哪里敢弄得朴素啊!王上真的不是在吹毛求疵吗!
秦王政蹙眉:
“寡人想要的不是这种华贵。”
他自己的宫殿这么布置没什么问题,给扶苏他就觉得不太合适。
扶苏自己没感觉,但居移气养移体,他身上其实带了很明显的盛世雍容那味。
朴素的老秦人审美和他整个人画风格格不入,必得是融合了六国极致华美的大秦玄色审美,才配得上他。
而且秦王政也认为,扶苏这小子从小就没吃过苦头,一直锦衣玉食地养大,不给他最好的确实有点亏待儿子了。
虽然秦王政自己对六国那种追求精美彩器和奢靡享受的风气并不怎么感冒。
无所谓,儿子喜欢。
他儿子喜欢什么都是对的。
秦王政沉吟片刻,告诉少府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