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怡晴道:“我刚刚看到有几个警察似乎不是你们警局的。”
“是从隔壁市调过来的警力支援。”年轻警官说,“这一系列的事故频发已经让我的神经都绷成了一面鼓。”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陆怡晴。
“不进去和你的朋友说一声吗?”
至少告个别什么的。
陆怡晴摇了摇头:“不必了。”
年轻警官再一次露出了费解的表情。
显然,他很不理解为什么之前还要留下来照顾朋友的人此刻却连一个告别都懒得说。
不过这是人家的相处之道,他似乎也没法说些什么。
陆怡晴坐在后排看着前排的他们:“话说回来,警官,你在那小罗姆克的租房里发现什么了?”
年轻警官瞥了她一眼,没有吭声。
等到下车后他喊局子里的女警给暴怒安排了一个舒适的住处后,他才开口:“我们在那小罗姆克的房子里发现了小罗姆克,但他已经死了,被人谋杀了。”
陆怡晴意识到他是在执行什么未成年人防沉迷(划掉)保护法后,忍不住弯了一下唇。
年轻警官假装没看到她的这个小动作。
接下来,他花了十五分钟,言简意赅地说了小罗姆克的死亡,出租屋里的那个礼物,以及安夫人那个疑似还活着的哥哥。
陆怡晴问:“你是说,几十年前的他用自杀的养兄进行了亲妹妹的器官捐献吗?”
年轻警官点了一下头:“很有可能,因为他本人的行踪和生死都是存疑的。”
陆怡晴问:“那么,当初的安夫人的哥哥是失踪了吗?”
“很有可能。他消失在了一场大火里,警方用河边找到的一只鞋判断了他的死亡。”
年轻警官沉下了声音。
“他假装火灾死亡,但实际上,他却活了下来。”
陆怡晴说:“那么,我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懒惰会以为是安夫人的亲哥哥给她捐赠了器官?”
“因为安夫人的哥哥和他的养兄很像,虽然是不同人种,但发色、瞳色都很相似,身高也差不多,甚至两个人都学了同样的专业,虽然他后来转专业了。”
年轻警官看到了调查组的人发过来的老照片,确实很像。
而这并不是一个巧合。
安夫人哥哥的养父母本来就已经有一个儿子了。
他们没必要再费心费力地去领养另外一个孩子。
但是他们的亲生儿子眼睛有问题,需要眼角膜捐赠,这就有意思了。
年轻警官猜测,他们是故意选一个和自己儿子很相似的人,逼迫他把眼角膜捐给自己的儿子。
不过领养孩子给自己的亲生孩子捐赠器官本来就会遭到口诛笔伐,所以当时的养父母故意领养了一个和自己孩子长相相似的孩子。
这样,不明真相的外人看来,都会误以为他们是亲生兄弟。
养子给亲生子捐赠眼角膜,会遭到社会指责。
但如果是亲生兄弟捐赠,就是手足相惜的温馨故事了。
这对养父母大约就是抱着这样的念头,所以才会故意挑选了安夫人的哥哥领养。
“不过这个安夫人的哥哥显然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人。”年轻警官说,“我们的调查组去走访的时候,发现他们的邻居基本都是知道他们领养的事了,是安夫人的哥哥散布出去的。而且在火灾发生前,他们有考虑过搬家。”
不过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他们就被葬身在了火海之中。
他们没得到想要的眼角膜,反而自己的亲生儿子被盯上了,成为了他妹妹的器官捐赠者。
他们在一个家庭生活,一定知道彼此的血型。
血型相同是器官配对的第一步。
陆怡情想到了什么:“所以,当初是那个养兄故意自称安夫人的哥哥来到她的学校——他其实是在挑衅?”
他也许也发现了这个领养的弟弟不愿意给自己捐赠眼角膜,又发现了他和自己的妹妹在往来,所以才会用这样的手段逼迫他们。
可惜,这一举措不仅没能让他如愿,反而加快了自己死亡的进程。
年轻警官沉默半晌,道:“我们会持续深入调查,至于你,陆小姐,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不必再把自己陷入进一步的危险和困境之中。”
陆怡晴点了点头:“我明白,只是那帮匪徒还绑架了我的学生,我需要知道他是否安全。”
年轻警官看了看她,似乎不太相信她会是一个老师。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老师要么是严肃刻板的,要么是温柔可亲的,要么是和学生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