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将军有心提一嘴傅长黎和吴雅兰的事情,正好趁着永安侯回京将事情办妥。
但转念一想,此行可谓凶险,去管皇帝要钱,永安侯吃力不讨好。
罢了,这恩情他记下,就等永安侯回来再详谈。
……
晋城这些日子热闹起来,有好心的妇人知道要给士兵们做棉被,自告奋勇来帮忙,只待采购棉花回来。
将士们主动出资,但买来的棉花远远不够,且晋城已经没棉花了,要买得去临城。
“那长黎哥哥什么时候回来?”
傅长黎带着十个人和银钱出发,特意告诉唐丝丝一声。
“若是顺利的话,五日就能归。”
去的时候众人快马加鞭,回来用马车拉着棉花就慢了,但脚程快些,五日可归。
唐丝丝小脸皱着:“可是,外面冰天雪地,赶路都难。”
“是,所以更该早点回来,军营里已经……”
傅长黎话音断了,唐丝丝瞪圆了眼睛,“已经什么?”
“没什么,我现在就要走,你和红梅尽量少出去,记得锁好门,有事直接去找我父亲。”
唐丝丝到晋城这么久,永安侯竟然半点风声都没听到,还是这次傅长黎主动交代,说他走了后请永安侯照看,他才知晓,儿子和那小丫头,关系竟如此亲密了。
夜里,永安侯坐在那饮酒,想起当年给俩孩子订婚的事情。
若是唐大勇不退婚,说不定明年就要成亲了。都说门当户对,但两情相悦也是美事一桩。
片刻后,永安侯又摇了摇头。
估摸着长黎是将那孩子当妹妹了,如果小女不夭折,确实和唐丝丝年纪差不多。
“长黎知道分寸,想必他分得清。”
傅长黎确实分得清。
他只是当唐丝丝是妹妹。
从小就照顾她,早就成了习惯。
马背上风雪更大,傅长黎一马当先冲了出去,身后下属们驾马跟上。
傅长黎走的第二日,唐丝丝去送唐大勇了。
“你当真不和爹回京?”
前几天唐丝丝说想要留下,唐大勇第一反应就是不行。
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做什么?
唐丝丝好言劝解:“爹,京城里风波未必平息,我回去也无事可做,不如留在这里,还能帮帮忙。”
唐大勇反驳:“军营里不是你一个小丫头能进去的,再说爹不在这,你自己怎么办啊。”
唐丝丝笑的明媚:“有长黎哥哥在啊,而且红梅和福海都在,会保护好我,爹你就放心吧。”
唐大勇还是不同意。
唐丝丝只好拿出杀手锏,捂着自己脑门道:“唉,最近天气太冷,风一吹就头痛,好几日了也不见好。也不知路上风雪交加,我受不受得住。”
唐大勇果然急了,“头痛,怎么回事啊,喝药了吗?”
唐丝丝自己就是大夫,她道:“没什么大事,但风吹就难受。”
一想现在十一月下旬,等到了腊月数九寒天更冷。而且如果赶路时候没找到住的地方,说不定还要露宿野外。
但眼看着就是年底了,回家正好一家团圆过个好年。
唐大勇犹豫了,不过与女儿的身体健康相比,唐大勇觉得不能一起过年不是大事,于是唐大勇斟酌之后,道:“这样,丝丝你先留在这,等来年开春了估计也要送粮草过来,到时候爹来接你,或者看世子是否回京,将你带上。”
唐丝丝嗯嗯点头:“好的,爹爹。”
想留下是真的,头痛当然也是真的。
“没想到这里比京城冷这么多。”
红梅一个身上有功夫的都受不住了,哆哆嗦嗦的去炭盆那烤火。
俩人刚送走唐大勇,福海就不用在那个院子待了,直接回来住在偏房。
“太冷了,红梅过来上炕。”
福海勤劳,每天早上都把屋里小炕烧的暖和。
唐丝丝感叹道:“要是像家里那样大炕就好了,更暖和,还能让你和我一个房间。”
晋城这里确实没那么富裕,屋里炕小烧的柴火少,更省钱。
幸而还有炭盆支撑着,否则几个人定要冻出什么毛病来。
……
做好一批棉被送入军营里,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房里先分一套,等更多的来了再分。
因此,冻伤的士兵们越来越多,而且冻疮膏已经不够用了。
“城里医馆药材都没了,”刘义有点忧愁,叹气道,“唐姑娘,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啊。”
冻伤不及时治疗,有很大的危险,说不定年年都要发作,让人处在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