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不用做活,照样领钱,其他人半点都不嫉妒,对李果越发的照顾。
有时候给他买一串糖葫芦,有时候送他一只烧鸡,众人像是哥哥似的照料他,让少年感动不已。
唐丝丝生气归生气,但还是叫福海帮忙跑腿来送药,等过了几天,她又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似的,过来给李果针灸。
李果利落的应声,然后脱衣服。
“对不起,唐姑娘。”
李果道,“姑娘说的对,我现在还有几年活头,更要好好珍惜。”
唐丝丝:“知道就好,保持心情愉悦,对身体有益处。”
忙活完,李果邀请唐丝丝去城中酒楼吃饭。
他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喝汤药的钱都是校尉给出的,唐姑娘也分文不取的为我治病,我过意不去,想着请姑娘吃顿饭表示心意。”
之前李果将自己积攒的碎银子给唐丝丝了,但她不要,李果想着,那就吃饭吧。
“我最近忙,恐怕没时间。”
唐丝丝边收拾东西边解释道,“现在军中士兵多冻伤你知道吧?晋城的冻疮膏不够,只能自己熬,所以我要回去熬药。”
唐丝丝原本想进军营帮忙,但傅长黎严词拒绝。
“军中都是男子,你不能进去。”
那她就在家熬好,叫刘义帮忙带进去。傅长黎在为国为民努力着,她也要同他一起。
……
今年的晋城格外的冷。
唐丝丝走在路上,瞧见有流浪之人裹着破布御寒,露出的手腕和腿上都是冻伤。
拿出一瓶冻伤膏,原本唐丝丝想自己过去送的,但想到之前傅长黎的教诲,便让福海过去。
福海回来后搓着手,道:“天太冷了。”
“是啊,如果他们找不到温暖的地方,也不知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
唐丝丝有心帮忙,但她无法安置那么多乞丐。
福海接话:“将军府这些日子都在设棚施粥,他们可以过去喝热乎的粥水,想必能挺过去。”
不止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士兵们也颇为难捱。
军饷没有,粮草毁了,连过冬的棉衣都没有,更不好过。
军营里,吴大将军和封将军坐在首座,底下两排座位上都是幕僚军师,最后一个位置上坐着傅长黎。
“现在越来越冷,等再过十几天入了腊月,士兵们受不住。”
封将军接话道:“如今大历四面受敌,不止是我们在对抗敌人,其他的城池也在遭殃。京城传来的意思就是,粮草就那么多,暂时没办法解决。军饷也可以发放,但到了之后都快过年了,我怕底下人等不到那时候。”
朝廷的套路永安侯最懂,他道:“可有说发放多少军饷?”
封将军沉默,吴大将军叹了口气。
见他们二人如此,在座所有人就都明了了,是远远不够的数量。
永安侯皱着眉头道:“我即日回京请命,想想办法。”
吴将军道:“舟车劳顿着实辛苦,不若让谨言跑一趟。”
黎谨言比傅长黎年长三岁,祖上都是功臣,与当朝皇后同出一族,想必他去能更管用。
其他人朝着黎谨言看过来,就见他笑了笑,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不如现在想想法子,尽快让士兵们穿上棉衣。”
这就是婉言拒绝了。
封将军是个直性子,闻言立刻道:“我倒是有一法,不如军中官员们筹些银两,先给兵将们置办厚被子,等军饷到了再买棉衣。”
吴将军思忱片刻:“倒是好法子。”
可是都谁出钱,出多少钱,众人讨论一番。
黎谨言提议:“晋城富户也不少,我看,让那些豪绅们捐一些,也能救救急。”
边城这几年不安稳,有不少富户们举家迁移,剩下的多是没大财,又舍不得薄产的人。
如果让他们出钱,和用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要钱,没什么区别。
众人沉默。
最后是吴将军打破寂静,道:“好,兵分两路,一部分准备集钱,另外一部分则挨家通知,能捐多少捐多少,并不强求。”
去筹银子的事情就交给黎谨言了,傅长黎帮忙督促做棉被,先让每个人睡的暖和再说。
永安侯留了下来,和两位将帅商议回京的事情。
“我看啊,还是要跑一趟才行。”他道。
吴大将军是赞同的:“回去吧,你多年不曾归家,总得回去看看,放心,在你回来之前,我会帮忙照看好长黎。”
永安侯朗声大笑:“多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