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来看诊的人不少,唐丝丝人美心善,看的又准,所以前几天收益积少成多还算不错。
但第三天开始,一天下来,竟然寥寥几人。
唐丝丝百无聊赖的趴在桌子上,发鬓上的绢花被风拂动,如同展翅欲飞的蝴蝶,更为少女添了几分娇艳。
“福海,你说是我看的不好吗?”她不由得有些泄气。
福海立即答道:“当然不是,唐姑娘这么厉害,怎么可能看的不好。渴了吧,我去买一碗糖水。”
这条街上都是摆摊的,卖糖水的大娘在路口处。福海快步过去,没一会就回来了。
秋老虎发威,晌午时分热的像是夏日。
一碗绿豆水入口,清凉解暑。
福海见她眉眼舒展一些,才开口道:“姑娘,我好像知道为什么我们生意不好了。”
唐丝丝一个激灵,立刻抬头看他:“为什么?”
福海指了指路口处,远远的瞧见有个摊位,“看见没,那个也是大夫摆摊,而且出自赵家。”
“赵家?”唐丝丝不懂。
福海叹了口气,给唐丝丝讲解道:“赵家乃杏林世家,赵府老爷子如今在太医院当差,地位不言而喻,且赵家出了一位皇贵妃,膝下育有皇子,如今风头正盛,不是寻常世家可比。”
唐丝丝好像懂了:“所以赵家大夫出来,大家都去那看诊了?”
福海:“是,不过按理说赵家有医馆,不该出来摆摊才是。”
俩人正疑惑着,吴家派人来了,说是吴竞递来的消息。
打开一看,唐丝丝瞬间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竟然是赵家发话?”
福海吃惊,这就相当于一个商会会长发话,不许旁人进货给商户。赵家这么操作,相当于直接断了唐丝丝的路。
少女眉头轻蹙:“我不曾得罪过赵家人。”
福海:“世家大族最难以琢磨,说不定是什么时候我们碍了对方的事。”
看来得赶紧给世子去消息了,世子肯定会想办法帮唐姑娘。
……
崔明媚也拜托崔会宁查了,同样得出是赵家人发话。崔会宁见多识广,让崔明媚劝唐丝丝,先避过这阵风头再说。
“我大哥说,赵家势大,那些高门大户自不必说,肯定不会再请你。而普通百姓若是想请你,也得掂量掂量。说白了,赵家就是不想让你在京城行医。”
唐丝丝着实看不懂:“你说他们为难我做什么?”
崔明媚坐在秋千上,后头吴竞像是木头人似的,只知道推她,也不说话。
“不知道啊。”
也是,崔明媚和自己一样,想让她想明白难上加难。
这时候,吴竞发话了:“听说赵家小辈里有个女医,是赵老爷子嫡亲的孙女,常常出入宫中,为宫里贵人诊脉。”
崔明媚哦了一声:“哦,然后呢?女医怎么了,咱们丝丝还是女医呢。”
崔明媚一脸天真,吴竞笑着摇头,倒是唐丝丝似乎摸到了什么。
“你是说,这件事很有可能与那位姑娘有关?”
吴竞:“只是略有猜测而已。崔公子说的对,唐姑娘这些日子还在在家呆着,尽量不要外出,免得出什么岔子。”
事已至此,没找到解决办法前,确实只能如此。
……
天色未亮,唐大勇夫妇就得起来去磨豆子。幸而是在刘家,不会吵醒唐丝丝睡觉。
唐大勇将毛驴眼睛蒙上,套好绳索后驱赶毛驴拉磨。旁边刘秀云把豆子一点点往里倒,没一会就出来鲜浓的豆水。
刘老爹也出来帮忙,三个人做的很快,锅里烧开后点了卤水,等一会豆腐脑就成了。
俩人用木桶挑着豆腐脑去卖,刘老爹留下继续把未成型的豆腐脑舀起放在模具里,压实后放好石头,等到水分沥的差不多成豆腐后,再往外卖。
入秋之后天色暗的很,刘秀云就拎着一个灯笼,唐大勇默不作声的挑着扁担,一看就心情不好。
“还在想丝丝的事情?”
昨晚唐大勇翻来覆去,几乎一夜未眠,面上的疲惫让他看起来更不好相与了。
彪形大汉,也有绕指柔肠。
“你说我们家丝丝多好的孩子啊,从不惹事,医术好心肠又好,那些贵人为何要为难?”
刘秀云也叹气:“不知道为什么,但现在说那些也没用,最主要的是,让丝丝心情好一些,我看她最近蔫吧吧的,可怜的孩子。”
像是霜打的茄子似的,整日坐在院子里,也不知在想什么。
刘秀云心疼,唐大勇更心疼。
一天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过去了,晚上躺下熄灯了,唐丝丝才想起来今天是要给长黎哥哥写信的日子,于是她又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