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彻也有些想笑,但却硬生生地憋了回去,化作喉咙里如同气□□般响亮的“咕”一声。这下,连一夜未眠的霍子谦也忍不住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五人笑作一团,震得金桂树的花瓣扑簌簌地向下飘落,沈忘赶紧腾出一只手护住自己面前的枣泥炸糕,生怕糟蹋了即将入嘴的美食。
就在众人笑闹之际,一大早去城门口贴告示的花添彩着急忙慌地奔了进来,还不待他开口,沈万便笑着招呼道:“添彩,来,喝口茶。”
花添彩脑袋摇成了一只拨浪鼓,急急道:“沈大人,不好了,一大帮百姓将县衙的大门围起来了!”
“什么!?”程彻腾地站起身,却被沈忘抬起的手臂阻住了。
“清晏莫急,先听添彩怎么说。”
“沈大人,程捕头,我也不清楚具体怎么回事,就是我前脚刚贴上告示,后脚便有一名秀才振臂高呼,说要救南菀姑娘于水火呢!他们说……他们说,咱们对南菀姑娘用了刑,要不然怎么能颠倒黑白,说南菀姑娘杀了算颠倒呢……”花添彩叽里咕噜说了一大堆,末了紧张地咽了口唾沫,手无足措地看着沈忘。
沈忘却面不改色,甚至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将一杯热茶递到花添彩手里,温声道:“这可是柳仵作煮得枣茶,香得紧。”
霍子谦道:“沈兄,要不我去给百姓们解释解释吧,咱们明明没有……”
沈忘摇摇头,目光悠然地投向喧闹吵嚷的县衙大门:“不急,自有人替我们解释。”
就如同附和沈忘的话语一般,在最后一个字的尾音尚未在空中飘散之时,一阵急促而愤怒的鼓音骤然炸响,惊得众人都站直了身子,向衙门口的方向看去。唯独沈忘一人面色从容,似乎早已料到会经此一事。
“登闻鼓响,升堂。”沈忘道。
第141章 多灾海魇 (十一)
屏风后的易微悄悄探出头来, 向堂外张望。只见前来听审的济南府百姓已经将衙门口的台阶挤满了,连院外的泡桐树上也趴着几个人,挤挤挨挨, 像是树上结出的巨大却干瘪的果子。她叹了口气, 目光移回堂下的男子脸上。
这名男子约莫三十啷当岁,破旧的衣衫疲惫地贴服在身上,似乎一阵微风就能让它们彻底剥落。与他的落魄穷困所不同的是他颇为英武俊朗的眉眼,尤其是一双秀目,既有男子的倜傥之气, 又兼具女子的柔婉多情,让人忍不住多瞧上几眼。
“倒是有几分面熟啊……”易微小声嘟囔道。
堂上的沈忘一拍惊堂木,朗声问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
“小人南铮, 是涉案女子南菀的兄长。”
此言一处, 堂下围观的百姓们起了一阵骚动。
“噢!是不是那个货郎啊!”
“应该就是!这是听说妹妹家出事回来奔丧的吧?”
“哎……真是苦命人啊……”
堂下的议论声颇为嚣嚷, 沈忘和南铮却仿佛没有听到一般, 尤其是南铮, 面沉如水, 莫名有一种视死如归之态。
“南铮, 你方才敲响了登闻鼓, 有何冤情,尽可道来。”
南铮大着胆子抬头, 看了一眼高堂上端坐的男子,心一横高声道:“舍妹冤枉,那殷择善并不是舍妹所杀!”
“哦?”沈忘意味深长的倾了倾身子, 越过厚重宽阔的案桌看向堂下跪着的南铮,“若不是南菀杀的, 那凶手又是何人?再说,南菀自己都已然认罪,你又凭什么替她伸冤呢?”
南铮被沈忘这一连串问题问得心跳如擂鼓,恳求道:“大人,能否准小人见舍妹一面?”
沈忘缓缓摇了摇头,道:“本官也不欲与你为难,但为防串供,在你交待清楚之前,你与南菀不得见面。”
“这……”南铮明显是慌了,无助地看向堂上的几人。在黄秀才读出贴在城门上的告示时,隐匿在人群中的南铮就已经彻底失了方寸。他随着激愤的人流涌向历城县衙,凭着满腔的孤勇与悲愤敲响了登闻鼓,可究竟要说些什么,举证些什么,他竟是没有做出丝毫的考量。
“你若是想要救她,就要说实话。既然你知道她并非凶手,又何必遮掩呢?”堂上的沈忘开口了,声音格外低沉柔和。
“是啊,南菀姑娘还……还等着你救她呢……”霍子谦也开口了,只不过他的眼神别扭地飘向了一边,手中记录的湖笔也僵硬地悬在半空,他似乎在躲避着什么。
南铮闻言,胸中的愤懑与悲凉再也掩藏不住,尽数倾吐而出。
父母双双离世那年,他只有十岁,而南菀却还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他随着流民一路北上,背上只有一个轻飘飘的包裹,怀中却抱着沉甸甸的希望,南菀就是他的希望。流民的队伍辗转来到济南城外,南铮却是再也走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