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爱看民间的小说话本,她爱自由自在的一切,她爱她皇兄眉眼间的绵绵笑意。
“倾秋,皇兄的登基大典要开始了,我们走快些,可别迟了。”欣月拉着我的手大步地行走在宫道上。
我笑着:“公主,离陛下登基还有一个时辰,我们慢慢过去也还来得及。”
那一日,魏哀帝登基,正式执掌风雨飘摇的大魏江山。欣月和我们一样,注视着高高在上的哀帝,那位也曾逍遥自在,也曾心怀大志的哀帝。
各国使节在登基大典上第一次见到欣月,他们无不惊叹于她的绝色容颜,称她为大魏第一美人。
欣月不以为意,她只是注视着她的皇兄和皇嫂,真挚地祝福着他们。
我凝视她,并由衷地祈祷着,只希望这位第一美人的愿望永远不要落空。
几年后,我的小妹妹出生,名叫折雪。有一日,三四岁的她跑过来拉着我的裙子,问道:“姐姐,你说是公主美还是我美?”
我笑着蹲下身子,回应道:“各有千秋。”
她嘟着嘴跑开,我并未放在心上。
后来的一日,欣月提议道:“倾秋,我们走,带上折雪,去看燕北将军。”
在人群之中,我第一次见到燕北,那位威风凛凛的大魏第一将军。他骑在马匹上,一身银白盔甲,雄姿勃发。
“以后我长大要嫁给燕大将军!”折雪一脸认真地说道。
“好啊,”欣月笑着附和折雪,“等你长大了,我就让皇兄给你们赐婚!”
我无奈摇头含笑,她们两个永远这般人小鬼大。
随着父亲和燕北每日进宫与哀帝商议政事,欣月的笑容也在慢慢地消失。
终于,有一日,她放下最爱的话本小说,开始认真地翻阅政论军事的书籍,我神色一滞,却未多言,只是陪她一同钻研。
她向哀帝主动提出要上殿议政,却遭到哀帝的训斥。
“后宫不得干政!若是再提,朕定会责罚你!”
看着眼含泪水的欣月,我心痛不已。
她只是想替她的兄长解忧,有错吗?
“与秋,为什么皇兄登基后越来越忧愁呢?明明他从前不是这样的,明明他已经做得很好,已经竭尽全力了……”
我不知该如何回答,我的父亲何尝不是如此呢?明明他们已经尽力,却始终难敌现实。
多年积累下来的腐朽麻木,让大魏民心尽失,风雨飘摇,如同逐渐瓦解的高楼,随时都会顷刻坍塌,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会好起来的……会的。”
我对欣月唯一一次的说谎,无可奈何。
欣月在我的安慰下沉沉地睡去,哀帝亦在此时无声无息地来到,他告诉我:“今日早朝,有朝臣提议让欣月前往高丽和亲,联络高丽助我们对抗南齐,朕当即回绝了。因为朕不想让她像朕一样,成为这江山权力的傀儡,一生不得挣脱,她应该永远无忧无虑下去。”
“与秋,她是朕最后的美好回忆,你要照顾好她,就当我拜托你。”
“陛下言重了,与秋这一生都会守护好公主,若有食言,以死谢罪!”
那是哀帝最后一次与我单独交谈,我看着他离开的背影,仿佛感受到无人之巅的悲伤和寂寞,足以让我铭记一生一世。
同样的,我曾凝视燕北,阳光之下,他的盔甲耀眼夺目,然而在我的眼里,他却是一身阴翳。
我明白,战争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燕北和紫荆关是我们大魏最后的护盾。
我抬头凝望刺眼的阳光,心中是无尽的悲凉。
我明白,我们在魏宫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随着大魏江山的覆灭,从此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二、
哀帝的皇后,欣月的皇嫂,在战争最为吃紧的时间里诊断有孕——这是大魏皇宫最后的喜讯。
“与秋,时间可真快,我要当皇姑了。”欣月笑着,却不见几年前的天真喜悦。
我与她凝视远方的天幕,恍惚间,我能够看到熊熊火光,它正向燕京扑来,我们无处可躲。
死里逃生的燕北,是喜讯亦是噩耗——大魏失去最后的护盾。
在哀后诞下皇子萧恒的寒夜,亦是大魏覆灭的前夕。哀帝召见燕北,命令他护送欣月和萧恒逃出燕京。
欣月哭跪在地,哀帝亦是泪目。
“皇兄,不要让我离开你们……”
“不,月儿,你应该带着恒儿,一生一世好好地活下去,答应皇兄,可好?”
烈火之中,我们看见哀帝和哀后以身殉国,悲壮而无奈。
同时,我注视着怀抱萧恒的欣月,火光映照在她倾国倾城的容颜上,我出神不已。
今年的她年满十八岁,本应该是她一生中最绽放美丽的年华,却因国仇家恨而支离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