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云王,你是他唯一的弟弟,我希望你能够理解他,他也曾向往那样的故事,而我有幸,曾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我默然无言,心生无尽的悲凉。
……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后,那是一日黄昏,令先生从长安城外赶来,穿戴整齐之后,他径直前往金銮殿,与皇兄交谈至深夜才离去。
像昔日的临清王和太宗皇帝一般,无人知晓他们交谈何事。
在那之后的不久,令先生便托我带信远赴塞外,他将随后赶到。
离开长安城后的秋日,我来到麦积山,欣赏秋日风光的同时,也在庙中祈福。
在此处,我听闻令先生辞相的消息,同时也听闻在孙太傅和令先生的举荐下,韦先生拜相。
我在佛前微笑着,在翰林院沉浮多年的韦先生,终于有朝一日被世人看见光芒。
韦先生成为大齐最负盛名的丞相之一,他告老还乡之后,我时常去拜访他,与他亦师亦友,畅聊往事,寄情将来。
七、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两年过去,在长安城再见皇叔时我已十六岁,少年已长成。
“两年多不见,景修你不仅都有我高了,而且愈发英俊。”
他见到我是欣喜的,我见他则喜中含悲,为我们的重逢而喜,为他的憔悴和伤痕而悲。
我们的重逢并不久,再见皇叔时是在华山之巅,他因为一场决斗陷入昏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我和令先生他们一样,几乎一直守在他的床前,唯恐失去他,唯恐他醒来时身边空无一人。
华山之上,我对月祷告,保佑皇叔安然无恙,早日醒来,与我们团聚,与令先生长相厮守。
我陪着令先生回长安请辞的那一日,皇叔从昏迷中醒来,只是未等我们归来,他便先行离开华山,返回塞外。
收到消息时,我和令先生互视一眼,发现彼此的双眼已经含泪,一时间,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随即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快乐。只因我们庆幸,皇叔将永远地离开中原带给他的束缚和牢笼,他的余生将会重迎自由。
皇叔一直这般善良和蔼,于我而言,他是我一生的月光,给予我方向。
我怀揣令先生的信件来到遇仙山时,正值飘雪时节。缓缓地走在遇仙山的山路上,仿佛踏入人间仙境一般,我流连忘返着眼前的一切,想象着皇叔在这里生活的美好过往和自由将来。
即使一路上风雪不停,可是在我的眼中,他们如春风春雨一般,和煦温柔,滋润心田。
皇叔热情地招待我,他领着我游览冬日的遇仙山,唯独不愿阅读令先生的来信。
愁绪仿佛在皇叔的眉眼间烙下褪不去的印记,我心生哀伤。
他值得愉快,值得世间的一切美好。
正如他的名字——令歌,我们这些人一生中遇到的最美好的诗歌。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诓骗皇叔——并未告诉他令先生已在赶往塞外的路上。
“景修!你当真是变了,居然会骗我了。”
我在屋中小憩,闻声悠然睁眼,发现正是皇叔和令先生从风雪中走进屋内。
看着皇叔无奈却含笑的神情,我眉开眼笑。
“我这不是想让皇叔你欣喜一次吗?”
其实不止一次,而是一生啊,我的皇叔。
第196章 番外:与秋
一、
在漆黑的宫墙角落,我的腹中传来剧烈疼痛,我听不清身边两位年轻男子的呼唤声,也看不清眼前逐渐黑暗模糊之景。恍惚间,我看见了我的故乡——燕京。
燕京,多好听的名字,我的魂牵梦绕之地。
时间仿佛倒流回三十多年前,那时我正值少女时期,还是北魏丞相的掌上明珠——郑与秋。
那时的我生活在北魏丞相府邸,无忧无虑。
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不到及笄之年,我便已精通琴棋书画,被称为燕京第一才女。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被选进皇宫,成为宁远公主萧欣月的伴读。
初见宁远公主之时是一个冬日,飞雪飘飘,她在御花园的梅林之中,一身红袄白裳,娇俏美丽。
“与秋姐姐!这枝梅花赠予你作为见面礼!”
欣月笑颜如花,是我这一生见过最美丽的女子,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经以为她会永远地美好下去。
“多谢公主殿下。”我福身行礼,接过那一枝梅花,“从今日起,我会一直陪着公主殿下。”
为了这一句话,往后三十多年的时光,我都与她朝夕相伴。
表面上我虽是欣月的伴读,但是阖宫上下无人不知我是小公主最亲密无间的手帕交。
她的欢乐,她的悲伤,在这世间没有人能够比我更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