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继续说道:“听说清飖书局大门紧闭了好多日,夜晚也不见一丝灯火,上上下下的人全都不见了。”
“真的假的?”
“千真万确!”
……
听到这里,令歌头脑一片空白,他一直很想见那位洛疏风师伯,为何上上下下的人都消失不见了?
不等令歌多想,辰玉已经说道:“走,我们现在下山。”
令歌回头看了一眼佛像,心尖蒙上了一层灰纱。
“以后还有机会。”林楷安慰着说道。
令歌微微颔首,同林楷跟上辰玉走出了寺庙。
走出寺庙之后,辰玉停下脚步,回过头目光凛冽地看着林楷,说道:“林公子当初了解到遇仙山是通过清飖书局吧?”
林楷一脸自若地回答道:“正如姑娘所言,是通过清飖书局,我和洛前辈相识多年,他一时说漏了嘴。”
辰玉直直盯着林楷,又说道:“林公子不解释一下吗?你一落到我们手里之后,清飖书局便出了事。”
“这两者有什么必然联系吗?”林楷反问道,同时,他看了一眼令歌,发现令歌的神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垂眸思考着。
辰玉脸色顿怒,厉声呵斥起来道:“一开始和你一起的同伙呢?我一直怀疑云来客栈被屠是你那个同伙所为,如今清飖书局一事也一定与你们脱不了干系。”
林楷皱起了眉头,只听他语气笃定而平和地说道:“辰玉姑娘,我知道发生这一切你首先第一个怀疑的人便是我,可是如果我真想加害你们,何须如此大费周折?”
令歌眼眸微转,的确,林楷完全可以伙同他人在路上对自己和辰玉下手,又何须绑走清飖书局之人?
“在下以性命保证,云来客栈被屠和清飖书局一事我和我的那位同伙从未做过,也不知情。”
辰玉依旧不依不饶,“嗖”的一声,她已经拔出了腰间的短剑,架在了林楷的脖颈处,质问道:“你究竟是谁?”
林楷看了一眼脖颈处的剑刃,陷入默然,目光平静,与辰玉对峙着。
这时候,沉默许久的令歌开口说道:“师姐且慢。”说着,他看了一眼林楷,说道:“我信你。”
林楷和辰玉都出乎意料地看向令歌,只是林楷更多了些欣喜宽慰。
辰玉对令歌说道:“他身份可疑,也许他不止是飞贼,清飖书局一事多半与他背后的势力有关。”
令歌微微一叹,说道:“也许吧,只是一切还是先到洛阳再说吧,现在威胁他,也问不出什么。”
辰玉心觉有理,一般的恐吓威胁对林楷是没用的,于是她收回了短剑,目光依旧狠狠地盯住林楷,斥道:“就算你和你的同伙没有做过也不知情,这些事也是因你们而起,等到了洛阳,若是清飖书局真出了半点事,你休想独善其身!”
言罢,辰玉便径直沿着栈道往山下快步走去。
令歌走上前轻叹了一声,低声对林楷道:“快些跟上吧。”
林楷松了一口气,唤了一声:“令歌。”
令歌回头看向林楷,只见林楷唇角微扬,说道:“多谢。”
令歌垂眸不语,只是回过头望着脚下,今日上山,自己的白色衣裳没有染上一丝尘埃,腰间系着的兰花草香囊愈发沁人心脾。
他瞥了一眼山下,那里尽是无数苍翠欲滴的树木,它们正拥簇着麦积山,犹如虔诚的祈祷者。
第20章 解忧:1
长庆十三年七月二十日,长安皇宫宣政殿,满朝文武百官皆在大殿之中,官袍整洁得体,手持玉板,神色各异。
皇帝头戴冠冕十二旒,高坐在髹金雕龙木椅之上,四根支撑扶手的圆柱上盘着金光灿灿的龙,富丽堂皇,气势庄严。
“传太子殿下觐见!”太监们的声音一声一声传来,今日正是太子回朝的日子。
皇帝缓缓地站起身,目光期待地落在殿外。
很快,一位气宇轩昂的年轻男子便迈着稳健有力的步伐走进了宣政殿,正是当朝太子赵景云。
满朝文武百官打量着太子,只觉得他成熟坚毅,愈发有了帝王之气。
待太子走到龙椅下方的七级台阶前时,他拱手下跪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帝微微抬手,道:“太子免礼。”
“谢父皇。”太子起身整顿衣裳。
皇帝看着自己的嫡长子愈发刚毅英俊,欣慰不已,他问道:“太子这次出巡边疆,可有什么所见所闻?正好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说一说。”
“承蒙父皇器重,儿臣才能够出巡边疆。”太子的嗓音洪亮有力,意气风发,让满朝文武百官立即正色洗耳恭听。
只听太子继续说道:“边疆将军战士们都念着父皇之恩,朝廷之恩,每日都有勤苦训练,只为保家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