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说道:“可是我们也与他们一样,深藏心愿,互相隐瞒着,到头来,也不知道是谁亏欠谁了。”
令歌点头,亦是叹道:“是啊,互相亏欠着。”
“说起来,我这一生和贤王都没有孩子,可能还是我欠得比较多吧。”
“你们竟然没有孩子?这是为何?”令歌不解地问道。
“当年郎中为我诊断过,说我的身体不宜有孕,原本我以为贤王会再娶他人,却不想他对我说,此生有我足矣。”长公主回忆着,一时间泪意涌上心头,唇角却依旧含笑,“当时本宫一直不信,结果一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还真的做到了。”
令歌不免愣住,他想到自己和令楷这一生也不会有孩子,只有彼此,难怪长公主说自己和他如此相似。
“没有孩子这一点我们倒是很像,不过与我和贤王比起来,你们更勇敢。”长公主微笑道,“当初在刑场之上,当着全天下人的面,你告知天下令楷是你一生所爱,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令歌摇头一笑,说道:“说不上勇敢,只是令楷与我都不想辜负对方的一番情深。”
长公主点头,赞许道:“帝王之家,你们这样的情谊是难得的,希望你们好好珍惜彼此,携手走完这一生,这是我对你们的祝福。”
“多谢皇姐。”令歌感谢道。
正说着,他们便见到有两位女子前来,其中一位女子的身旁还有一位嬷嬷,正抱着一个婴儿,定睛一看,来者正是太子妃和林良娣,她们带着启佑来向长公主请安。
“儿臣见过长公主殿下。”
“免礼,”长公主含笑看向林良娣,端详片刻,“想来你就是林良娣。”
只见林良娣生得眉目娇俏可人,因为生下孩子不久,身材颇为丰腴,更显亲切之感,她回应道:“回长公主,臣妾正是林良娣,昨日收到长公主所赠的平安锁,今日特意带着启佑来感谢长公主。”
长公主微微一笑,道:“启佑是陛下的第一个皇孙,本宫赠送礼物也是应该的。”说着,长公主便走向抱着启佑的乳母,伸出手说道:“让本宫抱一抱启佑。”
令歌也走上前,看着襁褓之中鹅启佑,只见小家伙正醒着,一双清澈如水的双眼正盯着自己和长公主两人。
“看看这小眼睛,生得真好看,来日长大后定是一位英俊潇洒之人。”长公主夸赞着,同时伸出手指轻轻地抚着婴儿的脸蛋。
林良娣笑道:“那就借长公主吉言了。”
长公主看向太子妃,又道:“太子妃和林良娣留下陪本宫和玉迟王赏花吧,今儿风大,乳母带着启佑去殿内休息,别着凉了。”
长公主将启佑还给乳母,之后便继续往前走去,太子妃和林良娣则跟在长公主和令歌身后。
此时,林良娣开口说道:“长公主殿下,你看那朵牡丹,开的多好。”
令歌转头看去,见林良娣正指着一朵花,他下意识地说道:“那不是勺药吗?”
长公主笑道:“的确是勺药。”
林良娣脸色一僵,立即福身抱歉道:“臣妾愚昧,竟将勺药和牡丹弄混了,还望长公主莫怪。”
此时太子妃开口说道:“林良娣乃将门之后,平日里并不专研花朵,牡丹和芍药本就相似,一时弄混牡丹和芍药倒也不怪,让皇姑见笑了。”
长公主微笑道:“无妨,林良娣,去将那朵芍药摘来给本宫戴上。”
“诺。”林良娣福身应,前去摘花。
长公主又对太子妃抬手示意,说道:“本宫没记错的话,太子妃你本是江南人。”
太子妃上前搀扶住长公主的手,说道:“儿臣正是江南人。”
“难怪性情如此温顺,知书达理。”
“皇姑谬赞。”
此时,林良娣摘下一朵红芍药回来,说道:“臣妾亲自为长公主簪花。”
长公主颔首,让林良娣在她的发髻上插进那朵红艳的芍药花。
借着一旁的水池,长公主看着池中的倒影,心中甚是满意。
“长公主戴上这芍药可谓是倾国倾城,和我们站在一起不像长辈,倒像姐姐。”林良娣夸赞道。
长公主被逗得掩嘴一笑,道:“林良娣的嘴真甜,听得本宫心情愉悦,感觉年轻了好几岁。”
说着,长公主又看向身旁的黄色牡丹花,并伸出手将其摘下,交给林良娣,道:“拿去为太子妃簪花。”
林良娣愣了一下,而后含笑应下,亲自为太子妃簪花。
长公主看着簪花后的太子妃,说道:“太子妃今日这一身佩戴这牡丹花再为合适不过,林良娣的簪花手法也是极好的。”
“多谢长公主夸奖。”太子妃和林良娣感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