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月歌+番外(297)

虽然中午用膳时皇帝便已经给自己夹过菜,但此时当着众人的面,令歌与他人一样都不免神色一愣。

令歌微笑道谢:“多谢皇兄,这虾仁清甜可口,很是好吃。”

“好吃便多吃一些。”皇帝欣慰地笑着,并对边上的黄公公说道:“这虾仁清甜可口,黄飞你可是立了大功,赏!”

边上的黄公公闻言,笑容可掬地说道:“谢陛下,陛下和王爷喜欢这道菜便是奴才的荣幸。”

突然,黄公公话锋一转,卖了个关子,道:“只是这份功劳奴才不敢独占。”

“此话怎讲?”皇帝疑惑地思索起来。

只听黄公公解释道:“要保证虾仁清甜就需要用最新鲜的活虾,奴才是个粗人,一开始也不知道这法子,还得感谢太子妃娘娘,好几日前娘娘告诉奴才这个法子,帮奴才弄来新鲜的虾仁不说,还请来了地道的江南厨娘,这才做出这道龙井虾仁。”

“可有此事?”皇帝神色甚是满意地看着太子妃。

太子妃站起身来,微笑颔首道:“儿臣本是江南人,近日愈发想念江南的味道,家父知道儿臣好这口,便托人从江南那边一路以水养着活虾送来长安,同时请来一位上好的江南厨娘,谁知小皇叔恰好回宫,倒也派上了用场。”

“嗯,太子妃贤良淑德,做事细心,”皇帝语气赞赏地说道,“黄飞,去取隆豫太后的七彩凤钗,赐给太子妃。”

太子妃立马屈膝行礼,婉拒道:“多谢父皇,只是这礼实在是太贵重,儿臣愧不敢当。”

隆豫太后是皇帝的生母,去世多年,太子妃自然知道这七彩凤钗的分量之重。

太子放下碗筷,对皇帝说道:“儿臣想起,这七彩凤钗原本是一对,当年皇祖母赐了一支给母后,母后去世后,原先母后的那支儿臣便一直保管着,等回去儿臣便将那凤钗赠予太子妃,皇祖母的这支凤钗父皇便留着做个念想。”

令歌津津有味地正吃着虾仁,闻言这才反应过来太子口中的“母后”并非王皇后,而是在长庆二年已故的惠贤皇后李氏。

令歌不动声色地偷睨一眼皇帝身旁的王皇后,只见王皇后同自己一样,正怡然自乐地享用着饭菜,眼波一如既往地迷人,脸上并无一丝不悦。

因为一盘虾,这饭桌上的气氛变得甚是微妙,然而气氛越是微妙,令歌发现王大将军夫妇便越是色愈恭,礼愈至,倒是那王意明,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一个劲地享用佳肴美味,他身旁的景修也是一副浑然不知的模样,只是沉醉在美味佳肴之中。

恰好这时意明抬眸看向令歌,眼睛微眯,眼神意味深长,令歌见状,赶紧埋下头继续吃饭,不再看他。

意明见令歌如此,不免悄然一笑,这小王爷果真有趣。

这时,皇帝摇了摇手,语重心长地说道:“朕之所以赐太子妃七彩凤钗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朕觉得太子妃担当得起,你们无需多言,太子妃收下便是。”

太子闻言也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淡然地看了一眼太子妃。

太子妃定下心神,不再多言,只是向皇帝福身谢道:“多谢父皇,儿臣日后定会恪守本分,不负父皇期许。”

皇帝点头,此事便当翻篇。

这时,皇后替皇帝盛上一碗鱼汤,说道:“陛下尝一尝这姜丝鱼汤,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季节交替时这道菜有益于强身健体,祛除风寒。”

皇帝看着鱼肉上的金黄姜丝,似是突然想起何事,便开口对意明说道:“意明,朕听闻你二叔染了风寒,这正是春夏交替时节,提醒他好生注意身体。”

意明原本还在笑着方才令歌的慌张模样,皇帝突然唤起他,他差些没有反应过来。

他瞟了一眼王清,发现王清正在向他使眼色。

意明无奈,他想起二叔王炳分明是被父亲打伤在床,如今父亲竟然说二叔是偶染风寒。

二叔王炳年纪轻轻,身强力壮,又怎会轻易染上风寒呢?

一时间,意明只好赔笑说道:“臣替二叔多谢陛下挂怀,等回去定会嘱咐他好生调养着。”

“只是,我二叔病得也突然。”王意明也学着适才黄飞话锋一转,语气意有所指地说话,同时,他瞟了一眼正在吃饭的令歌。

“那日我和二叔去了一家茶楼听书,中途二叔便说自己身体不适,书也没听完就先打道回府了。”

“所以后来我才去了凌岚药局,为我二叔抓治风寒的药,谁想竟在那里遇上了尚未回宫的小王爷。”

令歌神色一滞,而意明却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模样。

“那日我还问小王爷可有什么治风寒的好方法,可惜王爷到现在也没有给我答复。”

上一篇:妖食记下一篇:渣攻们听说我转世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