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是令歌从话本小说上面学到的。
成掌门点头,甚是欣赏地看着眼前这位谦卑恭敬又相貌绝佳的年轻人,一时间,他甚是恍惚,这样的人他似乎在很多年前便见过。
“今日我请少侠前来,主要还是为了向少侠赔礼道歉。”成掌门说道。
令歌微微一叹,恭敬地说道:“掌门已经让风澈到书局赔礼道歉,还给我送来了华山派的玉恒膏,足矣。”
“不成,”成掌门摇头说道,“我们华山派向来不亏欠别人什么,既然是作为赔偿,少侠有什么需要的就尽管提,我们华山派定会竭尽全力办到。”
令歌见成掌门神色坚定,似乎自己若是说不出来,今日定然不会放自己离开这里。
“那晚辈就拜托成掌门一件事。”令歌思忖片刻说道,“晚辈想请华山派与清飖书局多有来往。”
成掌门笑了起来,心想这孩子倒是聪明,一时半会想不出要提什么要求,便提出让华山派与清飖书局多有来往。
“如此甚好,我答应少侠的要求,日后我们华山派有什么书籍相关的事便可以找清飖书局帮忙,不仅可以为书局带来收入,而且还可以促进我们两家的关系。”
说着,成掌门便替自己和令歌倒上一杯茶,敬向令歌。
令歌颔首,端起手里的茶杯轻抿一口,真可谓是和气生财。
正想着,令歌发现茶水甚是可口,便问道:“前辈,这是什么茶?喝起来不像是洛阳的茶叶,虽然有些淡淡的苦味,但是饮下去后嘴里尽是浓醇的茶香。”
“这是燕京的北国春,是我从长安买回来的,可惜现在也没剩多少了,回头我找人给你送些过去。”成掌门回应道,同时,他的目光在令歌手上的玉鹤手链上停留片刻,随即又看向别处,昨日他便已经注意到玉鹤。
令歌颔首道:“多谢掌门的好意,我原本也不是很爱喝茶,只是尝着口感甚好,想为朋友买一些,不过他人在长安,应该也会喝得到。”
成掌门笑问道:“可是令楷令贡士?”
“正是。”
“依老朽看,昨日就算不是奉命行事,他也会竭尽全力帮助少侠,少侠你有这样的至交应当珍惜。”成掌门回忆道,他想起那位年纪轻轻却不自大的贡士,甚是欣赏。
令歌微微一笑,不再说话。
“不知我可否问少侠一个问题?”成掌门突然话锋一转。
令歌有些疑惑,回应道:“掌门但说无妨。”
“白清漪是你什么人?”成掌门想起昔日那位叱咤风云的女子,江湖中人都深深地敬佩着。
“成掌门可是知道什么?不妨明说。”
成掌门欣然一笑,道:“有白少侠的这句话,那老夫就直接开门见山,有话直说了,就当解开老夫多年的疑惑,少侠也不必担心今日的谈话内容会外传出去。”
令歌微微颔首,一些人不必有多相熟,便可知晓是信守承诺的人。
成掌门抚着胡须,说道:“如果我没认错,少侠的武功是师出遇仙。”
令歌知道瞒不过成掌门,索性承认道:“掌门慧眼如炬,晚辈的武功的确师出遇仙。”
成掌门见令歌坦诚,便继续说道:“早年我曾有幸见过一次遇仙掌门人,那时的她戴着面巾,我也一直不知道她的姓名,想来她便是你的师父,如今她可还好?”
“她正是我的师父,如今她远在塞外,一切安好。”令歌有些忐忑,此时此刻他也希望师父安然无恙。
“那么看来,遇仙和清飖书局关系匪浅?”成掌门问道,语气坚信不疑。
令歌一愣,看来世人只知白清漪是清飖书局的创始人,而不知她便是第一代的遇仙掌门人。
既然成掌门不知晓白清漪是遇仙掌门人,那么他更想不到,当年跟随在白清漪身后的那位少女,便是如今拥有绝世武功的遇仙掌门人白栈期,令歌心想着,成掌门所见过的带面巾的遇仙掌门人,想来应该是母亲和师父中的其中一位。
令歌颔首,坦然承认,说道:“遇仙和清飖书局皆乃白清漪前辈创立,她是我的师伯。”事到如今,书局背后是遇仙一事已经无法隐瞒。
成掌门点头,细细地梳理着来龙去脉,随后,他又打量一番令歌,问道:“少侠可知道临清王?”
令歌心里一惊,他想起师伯说过,天底下几乎没人知道临清王和白清漪育有一子,如今成掌门这般问起,定是因为昨日看到了自己的明秋剑——这曾是父亲临清王的佩剑。
令歌摇头,回应道:“晚辈对他并不清楚,怎么了?”
成掌门闻言也不再追问,只是说道:“没什么,只是突然想起了他,所以这才问问,他当年和书局走得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