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身旁吃着糖葫芦的甯霞,令歌想起了昨夜听到的曲子。
“师姐,你的家乡是在宁州,对吧?”
“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甯霞反问道。
令歌回答着说:“这次下山听到了你上次弹奏过的曲子,所以问一问。”
“居然能在山下听见?”甯霞有些意外,“我的家乡在中原的宁州,安宁的宁,那支曲子叫《思宁曲》,在宁州很有名。”
甯霞看向远处,有些出神,阳光明媚,却照不亮她的眉心。
片刻,她转过头又对着令歌微笑着说道:“师弟想学的话,改天我可以教你。”
令歌欣然点头,道:“好,一言为定。”
等到六月十五日的那一天,从清晨开始,遇仙山上下便忙成一片,令歌也没闲着,到处帮师姐们做事。
“令歌!快过来帮我把这个灯笼挂上去!”盛楠站在不远处的一棵树下喊道。
“来了!”令歌小跑过去,拿过灯笼,当即腾空而上,眨眼便爬上树,把灯笼挂在树梢上,最后又从树上一跃而下。
“多谢小师弟,令歌你的功夫真是越来越好了。”盛楠夸赞道。
令歌微微一笑,说道:“帮师姐做些事是应该的。”言毕,他便转身继续去帮其他师姐。
傍晚的时候,遇仙山弟子已经到了遇仙山的最高之处——一月崖,月祭每年都会在这举行。
一开始,令歌觉得月祭很是新颖,不过时间久了,除了期待辰玉师姐从山下带回新奇的东西之外,他也觉得月祭愈发无趣。
当最后一丝落日余晖消失时,遇仙山弟子便集体跪在一月崖上。
白栈期一袭华服,走到最前面,双手合十,对天而跪。
夜幕降临,皓月升空,星河长流,遇仙山尽是万籁俱寂。
午夜时分,正值月华洒遍遇仙山的每个角落,白栈期缓缓地睁开双眼,起身燃香,上前祭拜。
“令月吉日,万事如意。”白栈期领着众弟子念道。
而后,她转过身,对众位弟子说道:“现在开始,你们闭目凝神,此时正是修身养性最好的时候,对你们的武功造诣大有好处。”
其实月祭修炼讲究的就是一个天人合一,心静则心明,修为也会进步得更快。
众弟子闻言纷纷盘坐,闭上眼睛,开始聚气凝神。
令歌年龄最小,位置自然也在最后,他闭上眼睛,本想静下心来好好提升一下悟性,结果过去许久,他的满脑子仍然是糖葫芦,又香又甜的糖葫芦。
令歌睁开眼,摸了摸肚子,突然想起自己几乎一整日都没怎么吃过东西,一直在替师姐们做事。
他瞅了瞅四周,发现师姐们都在静心修行,令歌无奈,只好继续闭上眼睛,不知过了多久,心还是静不下来,闭上眼还是冰糖葫芦,还有那月牙白男子。
令歌睁开双眼,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这样下去实在无法修炼,令歌打量月亮的方位,估摸着已是丑时。
他观察身旁的甯霞,发现甯霞依旧闭着双眼,呼吸十分均匀绵长。
这是睡过去了?
令歌偷偷一笑,并开始悄悄地往后退去,见时机成熟,便起身溜走,离开一月崖。
随后,令歌独自一人来到厨房,令歌庆幸,好在厨房里吃的很多,可以每一种都吃一点而不被发现,之后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一月崖继续修炼。
过去许久,令歌吃得差不多,便离开厨房,临走前他还拿着一串葡萄边走边吃。
为了好给白栈期送饭菜,厨房离白栈期的秋月阁并不远。
从厨房出来的时候,令歌看向不远处的秋月阁,只见在月光之下,秋月阁朦胧缥缈,仿佛漂浮在空中一般。
今夜大家都在一月崖,山上所有的阁楼里都不见一丝光亮,只有月光静静地普照着整座遇仙山,让整座山银白似雪,美如仙境。
忽然,令歌目光一滞,他发现秋月阁内竟然闪过一丝烛光!
令歌原是以为自己眼花,可是仔细再看,那里的确有晃动的烛光——秋月阁中有人!
令歌的神经骤然紧绷起来,师父在内的所有人都在一月崖,不可能是其他师姐,自己一直坐在最后,而且没有进入修炼状态,要是有人离开一月崖,自己一定能察觉——有人不仅闯入遇仙山,还闯进了秋月阁!
令歌当即将手中的葡萄随手一扔,立刻朝着秋月阁奔去。等来到秋月阁门前的空地上时,令歌放慢脚步,调整呼吸,并开始调动翎羽真气,悄然走进阁内。
虽然秋月阁内一片漆黑,但白日里的样子全都清晰地印在令歌的脑海之中,他记得每一件物品摆设的位置。
令歌向里走去,他发现,黑暗中除了白日里残留的沉水香,此时还掺和着有其他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