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的家族就在代州,范氏只是代州一个不大不小的士族,即使逃跑到南边也没有容身之地。
为了守住上馆,范春来的一个副将身死,另一个副将为了掩护他出逃而丧命。
被他们拼死送出的范春来,身上还带着伤。
此时的范春来就那么僵立在城关的城墙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换上皮甲做将领打扮的余弦一步步走上城墙垛口,走到范春来身旁:“范将军站在此处,是遥望被朔州军占据的上馆吗?”
范春来下意识低头就要行礼,却被余弦扶住手臂,拦下了他的动作。
直到此时,范春来才看到了余弦的打扮。
余弦代军进入城关的时候,并未披甲,只是穿了一身利落短打。
当时范春来还不明白她一个乡君为什么要到此处涉险,但如今看着她这一身皮甲,范春来心中的猜测隐隐欲出。
“乡君为何要如此装扮?”范春来沉声问到。
难道是要与乡君府的府兵一起迎击朔州军吗?
余弦从他脸上看出他的未尽之语,微微一笑道:“范将军应该知道,本乡君只是一个孤女,回不去商州,也去不了别处,经营了三年的右云乡就是我的根基所在。”
她顺着范春来之前的方向遥望上馆,“如今强敌在外,本乡君少不得要拼死一搏了,不知道范将军又要如何打算?”
收拢被朔州军攻破的残兵,也是余弦此行的目标之一。
大司徒的出兵就是一个导火索,他动了,大司马自然也要动。
到时候大司徒占据秦州、京城到延州、夏州,大司马控制汾州、晋州到冀州。
冀州之东的齐州、青州、沧州等地,则以坞堡遍地的彭氏为首。
再加上一个控制云州朔州的苏义。
这天下至少四分。
一旦乱起来,余弦她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收拢流民、训练流民了。
所以收拢那些残兵是扩充军队的最好办法。
正好府兵们也已经带出来了,只需要将残兵打散融入府兵,就可以控制住局面。
至于整编的军队,余弦是不会去碰的。
一来太显眼,二来以府兵现在的情况,也消化不了那么多人。
从上馆逃出来的代州军,就是余弦的第一个目标。
当然,余弦不会急切到直接招揽范春来。
按照宁秋的话来说,这个世道对女子的轻视虽然还没有特别严重,但男女之分已成,贸然招揽,毫无用处。
余弦打算以请范春来相助埋伏朔州军为借口,将范春来拉进自己的阵营。
奇妄山被攻破,范春来的家族就要面对朔州军的铁蹄,余弦不信范春来不会上钩。
事实上范春来也没有支撑太长时间。
在听到余弦有明确固守右云乡的意思后,范春来就有些意动。
余弦见状,直接给他递上梯子:“范将军镇守代州多年,想必对这周围十分熟悉,不知道可愿助本乡君一臂之力?”
乡君府的府兵已经开始集结,男女分作两边,队容整齐,不少人身上都背着奇怪的背包,安静却快速,丝毫不显嘈杂。
范春来看着那些兵士,答应了。
从右云乡赶到奇妄山关口,花费了一天时间。
虽然只休息了半天,但府兵们的状态很好,即使再急行军几日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乡君府比不上朔州军那般财大气粗,组建不了成规模的骑兵。
不过三年经营下来,还是挑选出了骑射最为出众的五百人,组成了一支小型骑兵队。
如今这些人就以宁秋为首,开路作为先锋,去前方袭扰。
按照余弦和宁秋制定的计划,这五百骑兵会在上馆至奇妄山之间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在地面上铺设绊马索和铁蒺藜。
一旦朔州军经过,就会以一轮轮箭雨招呼。
突袭成功后,他们不会在原地停留,而是直接撤走。
等到下一次地形适宜之地,再次发动攻击。
连续两次之后,苏望南或许会改变前进方向。
但不管他率领大军走哪个方向,早就做过无数次演练的乡君府府兵,都会在他选择的路上设伏。
苏望南的军中有步兵和辎重,目标大,府兵斥候可以随时掌控他们的动向。
宁秋带领的五百骑兵轻车简行,绝对能够赶得上。
如此几次下来,必然会将苏望南引入她们预设好的战场。
在那里,早就等待已久的余弦会带兵给他们狠厉一击。
这个计划十分完美,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消耗朔州军的兵力,为己方争取时间。
只是要十分辛苦宁秋。
余弦带着剩余的人,按照约定好的路线来到一处山阴之地,在这里设下埋伏,将其余府兵隐藏在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