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跟您说过的,那吴国公府的大小姐现在跟杨环比跟我还亲,杨环带来的人,托宁大小姐照顾,我难道要自行走开吗?”
苏凤裳为自己跟杨氏的人来往找了一个借口。
父亲是绝不会在如今的境地下,还要求她跟吴国公府的人划开界限的。
苏丞相果然表示理解:“今日确实是委屈你了,不知你妹妹今天可有遇到什么事情?”
苏梦璃与月贵妃乍一看不是很像,美得各有风格,但经不住细看,他担心有人猜到她的身份。
苏凤裳依旧以抱怨的口吻说:“妹妹可比我自在多了,在御花园里玩累了,就被送去附近的宫殿里睡觉,一觉睡到宴席结束呢。”
苏丞相松了口气,又接着哄她,说丞相府是她一辈子的家,不会因为她不能嫁人而对她有偏见。
苏凤裳趁机说:“女儿如今是没法靠联姻给父亲带来助力了,但也不想虚度光阴,不若让我跟着母亲学着打理家产?”
跟母亲学是假的。
因为苏家,乃至整个苏氏的产业,大部分都握在她父亲手中。
苏丞相考虑到她已是县主,不再像以前那样完全依附自己,觉得确实应该给点好处,才能继续维持父女关系,便答应下来。
“为父在京城有几处产业,改日转到你名下,让你用来练练手。”
“多谢父亲。”
苏凤裳高高兴兴地离开。
徒留苏丞相一个人在书房中,神色凝重地思考出路。
拉拢新官的路子不好再走,即使勉强一试也没法改善他目前的境况,所以还是得想办法拉拢大族。
为了当上丞相,谢氏和陆氏他是已经得罪死了。
只能考虑稍差一些的,比如……傅氏。
第96章
和旁人相比, 傅朗的人生确实称得上精彩。
他幼时与家人走丢,被人贩子拐走。
人贩子还未离开会州的地界,就遭了山匪。
山匪还未来得及分赃, 就被朝廷派来剿匪的人带走。
他因为反抗时撞了头, 加上年纪很小,多日都未曾想起自己是谁,家在何处。
一对前来认领孩子的夫妻见他愣愣地看着他们,心生怜惜,将他收养。
养父养母的家与傅氏自是不能相比,但也令他衣食无忧, 读书不愁。
他成绩在同龄人中一向不错, 从小都是家里的骄傲。
或许是因为离山匪肆虐的地方太近, 当时的镇子时常发生各种案件,也时常被他撞见。
刚开始他还热心地帮忙寻找线索,辅助断案。
后来周围的人眼光越来越奇怪, 甚至有人认为他其实是真正的犯人,帮忙查案只是为了遮掩自己,将罪责都推到别人头上。
傅朗学会了沉默。
只要案子最终能够破案,他身上的嫌疑也能洗清,他就一句多的话也不说。
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命数, 反思过自己。
后来发现犯罪的那些人在遇到他之前就本性恶劣,有过各种前科,即使没有他, 也不会改变事情的结果。
他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只是一个见证过程的路人。
他释然了。
甚至与前来探案的捕快或是官员交上了朋友。
日子过得刺激又平静, 一直到他去州府参加乡试,遇到了乡试的主考。
那是傅氏的人, 算是他的族叔。
对方一眼就认出他来,又托人核实了他的身份,在考试后将他带回傅氏族中。
所有人都在说他好命,被从乡下找回来。
说他没有接受过世家的教育就长这么大,人是被养毁了。
没有人在意,他童生试和乡试都考了第一。
他也曾疑惑过一段时间,不懂自己是哪里不够优秀。
后来他发现,自己在书院里所学的书本知识,在官场上确实用不到。
他又释然了。
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州府当个清闲的小官,偶尔见一见衙门里负责刑狱的同事,日子依然刺激又平淡。
没想到还有当上太仆的一天。
无所谓,并不影响他过自己的平凡日常。
但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他有些苦恼:父亲传信来,让他在休沐的时候多去苏府拜访苏丞相,跟对方学一学官场的经验。
不知道苏丞相给他父亲许了什么诺言,竟然让傅氏在如今的严峻情况下,还愿意跟对方合作。
总不能,是事成之后让他来当丞相吧?
傅朗略有些忧愁地出门去了东市,买两块胡饼和一碗羊肉汤,坐在棚子里吃得正香,突然从头顶传来一句“兄台,我可以跟你拼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