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整轮面试和体检,进行筛选。
到时候,新入职的官员必然比原本的官员更珍惜工作,更愿意做出成绩,对那些喜欢磨洋工的官员造成刺激。
到时候升迁一些表现更积极,干活更多的官员,他们会自己卷起来。
清洗官场难度大,慢慢地淘汰掉一些人还是比较容易的。
怀着某种变态的兴奋,萧云连夜写了份草稿。
搞完这个,萧云又听到了十一皇子和十七公主的后续。
十一皇子被月贵妃禁足一月。
十七公主也跟着被禁足了,因为她在大街上嚷嚷说皇子杀人,有损皇室颜面。
萧云:“十七公主跟十一皇子是有什么仇吗?”
“十七公主的母妃桃嫔跟十一皇子的母妃是亲姐妹,十一皇子的母妃去世之后,一直是桃嫔在照顾他,十一皇子认月贵妃为母亲后,与桃嫔发生了一些矛盾。”
懂了,是共患难多年,一朝抛弃家人飞升还拉踩原来的家人。
萧云:“桃嫔也是父皇身边的老人了,宫中如今有资历的高位妃嫔空缺,又出了那样的事情,合该大封六宫来稳定人心。”
皇帝现在是被伤透了心,哪怕是哪些没有被爆出有问题的妃嫔,他看着都疑心对方跟侍卫或是道士有染。
这些天砍了不少侍卫和常出入后宫的道士,并且盛赞国师的深居简出,说这样的才是六根清净的出家人。
不仅不管“六根清净”是形容佛家人,还直接照搬了那套清心寡欲的戒律,拿来要求道士。
不许娶妻,不许近女色,不许吃酒喝肉,也不许无故接触宫外的人。
萧云对此的评价是:难得做了件人事。
陶昂的事情导致皇帝越发偏信月贵妃和国师,对她来说也是极好的,要大封六宫,不过是贵妃一句话的事情。
到时候桃嫔封妃,发现月贵妃养自己只是养着玩儿的十一皇子不知是否会想要吃回头草?
不管是不是,他都会没有好日子过。
有了新的方向,萧云彻底治好自己的emo,又精神奕奕地处理了一批文书,第二天早上喊来师宣,将草稿交给他,让他润色后写成奏折的形式。
师宣看了她的草稿,对她惊为天人。
太子殿下果然是务实的人!
考这个可比考四书五经要管用多了。
这么详尽周到的方案,太子殿下一定是在病中也没有停止担忧国家朝堂,撑着病体才殚精竭虑地写出这样一份惊世之作。
从他这里接收到震惊,崇拜和担忧怜惜的萧云:?
她:“是有什么不懂的吗?”
“并无。”师宣用力摇头,“我这就去写。”
看着他疾步离去,一刻也不愿意耽搁的样子,萧云感叹:“要是所有人都跟世子一样就好了。”
“像我这样为您出谋划策,在外奔波的不好吗?”
上官迟从门外迈步走进来,丝毫没有常年摸鱼,不肯多干一点活的心虚,甚至还为自己脸上贴金。
萧云连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他,快步走来扶起向她行礼的人:“窦大人,快快请起,您愿意回来,孤更应代替天下百姓向您行礼才是。”
上官迟专门去请回来这位,名唤窦白风,曾任九卿之一的奉常和御史大夫。
现任御史大夫谢沉早年不似现在低调,常说些皇帝不爱听的谏言,有时候皇帝气狠了就会罢他的官。
窦白风就是那时候当上的御史大夫,那年,他才刚刚三十岁。
可见他当年也是受皇帝看重,前途大好。
结果没多久就被苏丞相陷害,蒙冤下狱,因“不杀士大夫”的旧例,判处流放。
如今还不到五十岁,看起来竟像是行将就木的老人。
窦白风没想到自己还有回来的时候,甭管太子这话说的是真心还是表现自己礼贤下士,他都热泪盈眶,十分感动地说:“苍天有眼,为盛国赐下您这样的储君,殿下只要有能用得上我的地方,某万死而不辞。”
上官迟看他们君臣相合,各自激动,撇撇嘴,跟旁边的墨衣说:“我们一路急行,到底是没能赶上殿下的寿辰,但我估摸着好菜都没吃完,墨衣姑娘不若端点汤汤水水出来,好叫我跟窦大人填填肚子。”
萧云犀利的目光顿时就扫过去。
“看来你这出去一趟,脾气还没改,什么不着调儿的话都往外说。墨衣,去备一桌早膳招待窦大人。”
昨天剩的汤来招待客人,亏他能想得出来。
上官迟:“这不是提醒您窦大人还没吃上早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