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来的忧虑干扰了他们的注意力,以至于他们没有将太多的精力放在阅题上,扫了眼,发现跟自己拿到的题目差不多后,就开始埋头默写。
上官迟假模假样地跟在监考官孙鞍的身后,不停在考生中间巡视穿梭。
时不时地将考生的卷子拿起来查看桌面,检查考生用的笔……甚至还把某个考生的袖子翻转过来。
一副监考了几十年的熟练工摸样。
看得上头的皇帝没忍住笑了,心道:殿试舞弊打小抄可没什么用,哪有这么容易发现的?
他家太子还是太年轻了,觉得这样就能抓住苏丞相的把柄,还不顾规制,派人来殿试捣乱,就不怕被人参一本?
不像他,直接让人重新安排殿试,只待殿试的结果出来,就能让所有鬼怪显形。
底下,原本只是做做样子的上官迟,竟然真的抓到了一个打小抄的。
对方用与衣物颜色相同的线在衣领内侧缝了几句有关刑罚的重点知识,然后装作紧张冒汗,时不时地伸手拽拽衣领,过会儿又整理一下。
“有钻研这个的工夫,不能背下这几句话?”上官迟一整个不理解。
但还是快乐地让禁卫把人抓走。
这可是能增加泄题嫌疑的有力人证,他们得好好保护。
第78章
殿试结束后, 苏丞相首先是被“有人作弊被抓”这件事所吸引。
因为那个被抓的人,正是拿到过考题的人。
虽然明面上所有作弊的人,都是从周筑的贴身仆从那里拿到的考题, 即使查出来, 对他造成的影响也会在接受范围内,但那个人是被太子手底下的官抓住的。
太子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把他拉下水。
事情棘手,他忍不住骂了句:“蠢货!连一篇文章都背不下来,还考什么科举?”
苏丞相在杀人灭口和等局势变化之间选择后者,只派人去盯着那名被抓的考生,自己则是如常地去十三曹工作。
夜里。
京城大牢。
考生李华独自缩在最后一间牢房里, 心里满是后悔。
不是后悔自己打小抄, 而是后悔来参加科举。
他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子, 也觉得家里的钱他一辈子都花不完,所以没必要累死累活地读书。
但家里一直希望家族里能出个当官的,好保护他们的家产, 逼着他这个独苗学习。
李华不愿意学习,就从小开始花钱雇人替自己写功课和文章。
这么多年下来,他最擅长的,就是跟人转述题目要求,要对方帮自己写文章。
连记性都很差, 需要写好几条提要,才能勉强复述文章。
县市、乡试甚至是会试都是找人代考的。
殿试要当着皇帝的面考,不能找代考, 他只好自己上。
本以为能提前买到考题也找人写好文章,肯定会没问题, 没想到那该死的太子洗马会看破他精妙的伪装。
心里满是埋怨,而丝毫没有意识到事情严重性的李华突然听到逐渐靠近的脚步声, 不仅没害怕,反倒充满期待地看过去。
他就知道,那些人收了他的钱,就会来捞他!
然而来人并不是他所期盼的救星,而是满脸凶恶之相的狱卒。
狱卒打开矮门将一碗散发着馊味的饭菜塞进来,臭得他往一边挪。
“大少爷,有馊饭吃就不错了。”狱卒嘲笑道,“至少我可以保证它没毒,刚才有个要来给你送饭的被我们拦住,你猜她给你带的什么?”
李华毫不犹豫地答:“八宝鸭,蒸羊羔。”
这是他最近爱吃的菜,而他的习惯是喜欢吃的就吃到腻。
没人会不识趣地给他别的。
狱卒哈哈大笑:“是加了□□的八宝鸭和蒸羊羔。”
“为……为什么要放□□?”他吓得抱着胳膊,又远离了饭菜。
“当然是因为怕你说出不该说的。你要是管不住嘴,别说你和你全家,就是上头的大人都要人头不保。”
狱卒敲了敲精铁的牢门,突然压低声音说,“虽说那两道菜被拦下了,但我还是给你带了碗饭,你一个人换全家活,还是很值的对不对?”
李华大惊失色:“什么?我还要被砍头,不是说可以拿绢布赎死吗?这东西我家有很多的。”
狱卒:“……”
这种蠢货为什么到殿试才露馅!
强忍住把人打一顿的冲动,他耐心地解释:“赎死要用缣帛,御用贡品,你家里能有?就算有,你能活到家里人把缣送到京城?”
话是这么说。
但其实缣帛这种东西,皇帝经常赏给那些大方孝敬自己的官员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