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的血液流到她的脚边。
一群穿着僧袍,但束着道冠的人散开地躺在地上。
从尸体姿势上,还能看出他们生前在奋力逃跑或跪地求饶。
而在尸体的中间。
谢攸执剑而立,月白的衣衫整洁干净,身上像是披着不会被任何东西污染的月色,清冷淡漠的摸样,也皎皎如月。
但他也并非是摒弃情感的人间谪仙。
萧云此刻能够从他内敛的神情中,察觉到那因愤怒而起的锋锐杀意。
能将一个几乎没有情绪起伏的人气到这份上,这群人也是有本事。
谢攸没想到她会一直跟着找来这里,有片刻的无措。
他下意识地将染血的佩剑藏了藏,缓和周身的气势,却见她的目光与以往相同,带着清澈的欣赏。
是了,她并不是什么娇小姐。
只会欣赏他的能力和手段,而不会因此畏惧疏远。
谢攸心神一松,方注意到后头来的捕头一行人,略解释了句现在的情况:“魏公子因我发觉了他在此做的事情,欲将我杀之。在下略懂些武艺,幸而能坚持到你们找到我。”
捕头看了看毫发未损的他,又看了看一地的尸体,声音干涩地附和:“我们来晚了,谢公子您没事就好。魏公子……那歹人现在何处?”
谢攸叹了口气说:“他欲拔剑刺向我,我侥幸躲开,他却不慎摔倒,被自己手中的剑割了喉咙。”
捕头:“……”
萧云在心里给谢大公子比了个六。
这话就跟她当初说“陈安落水后不慎被池塘中的刀划破肠子”一样离谱。
捕头哽了会儿,还是尽责地问:“这样啊……那这里还有除了您之外的其他活口,咳,我是说受害人吗?”
“有,他们别关在那边的石牢里,劳烦您带人去营救。”
意思是只有受害人还活着。
萧云能够理解谢攸的做法,因为州府最近没有收到有人失踪的报案,这里的受害人,很可能是被魏度买来的仆人。
从律法上,这些人是缺乏人权的。
而且还活着,更难定魏度和那些道士的罪了。
即使是定了罪,也不会是死罪,魏家再给出点赎罪金,表示一定管好自家孩子,这事儿可能就过去了。
还不如死在这里。
对被长期关着的受害人来说,需要的也不是去报复施暴者,而是将这里的一切都埋葬在过去,用时间来治愈。
捕头满脸苦相地让人把尸体排好,等其他人到这里后一起运回衙门,又从这些人身上摸出钥匙,去开石牢的门。
一群手腕上缠着纱布的小孩畏畏缩缩地被带出来,脸上都很脏,手上的纱布也脏,有的还沁出脓水。
大部分孩子话都不能说了,只一个劲儿地磕头。
饶是捕头这样的人,都有些不忍心,找回自己执行正义的人设,又是安慰他们,又是承诺说要惩罚坏人。
萧云没有说话的心情,被谢攸牵着从另一侧的密道中走出去。
路上,谢攸给她讲了自己的经历。
第72章
在准备处理四大世家之前, 谢攸收集了很多这几家人的消息,从中寻找适合下手的人。
魏度曾经是备选。
对方在衙门里负责诉讼刑狱方面的事情,既做过“收人钱财, □□”的事情, 也做过为了家族构造假案的事情,手很不干净。
在他办过的案子中找一件涉及几家人的案子,拿出来翻案,同样也能达到目的。
最后因为没有一个和州别驾的弟弟,分量不够而落选。
但谢攸依旧敏锐地发现这人问题很大。
贪财,却没有什么大额的消费。
不沾酒色, 也不好赌, 注重锻炼, 不热爱交际。
每隔七天就会去寺庙住上一日。
虽说越是恶事做多了的人越是喜欢信仰神佛,但没有这样虔诚的,也没人会相信魏度会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捐给佛寺。
真是那样, 普仁寺也不会跑得只剩方丈和两三个跑不掉的小和尚。
谢攸纵然已经放弃从魏度入手,也还是有些在意此人私底下的勾当,在查出魏度从灾情出现后频繁买入八字特殊,年龄在八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少年少女,却没有将这些人带回府中后, 他决定深入调查此事。
那天去普仁寺的时候,他也是先发现了瀑布后的山洞,从那里进入探查, 发现有人在山中炼丹,也闻到了那些血腥味。
只是那时里面看守的人很多, 他担心被关在里面的无辜之人遇害,也考虑到敌众我寡, 未曾打草惊蛇,回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