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狠狠皱眉:“就不能把他从县令的位置上踹下去吗?”
“除非是犯了大逆,不然就是刺史大人也无权处置平渠县令,何况是兄长和你我?”
太子倒是可以。
但理论上太子如今还在京城养病,也不可能提前预知平渠县令是贪官污吏,给她一封革职手谕。
老李:“那怎么办?”
萧云淡淡一笑:“那就让他身犯大逆,使得我们将他看管起来变成‘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要不是为了钓鱼,她刚才也不至于差点儿忍出内伤。
“我就知道!姑娘是能干大事的人。”老李一乐,“您尽管吩咐,我们兄弟一定跟上次一样,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她招招手:“那便请李大哥附耳过来。”
萧云简单说了自己的思路。
中心思想就是假装懈怠,骗小偷上门。
钓鱼讲究一个“全是感情,没有技巧”,整得太复杂了反而容易出错。
只要世道够乱,再烂的演技,别人都能信以为真。
老李一听这么简单,马上拍胸口保证:“包在我身上,您只在这儿等着我的好消息便是。”
萧云笑着点头,又亲自将他送出门外。
回来之后打开自己上锁的箱子,在一堆信中找出一封时间颇远的信。
那时张能还没有跟朝廷谈妥,他们还被称为叛军,就有许多人暗中给太子来信,表示亲近或是效忠之意。
萧云存着收服的心思,这次来的时候将所有信都带着,只是心思都放在和州的事情上,现在才想起来看。
她将找出的信拆开。
暖色的灯光之下,纸上关于“半生飘零,未逢明主”的话字迹歪斜,但最后落款的“李四”二字十分清晰。
老李真是个忠勇仗义的妙人。
第54章
平渠县令让人连夜准备了一份发放灾粮的方案。
是伪造的, 但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问题,而他只要把粮食拿到手,后面的事情怎么样都无所谓。
后续即使除了纰漏, 牵扯太多, 为了不至于无人可用,那小杨大人也只会跟上次来的时候一样,无可奈何。
至于那传说中跟太子关系不浅的杨八小姐,看身形确实是个美人,也有些脑子。
但太子离那么远,还病着, 她又只是个没有官职的女人, 顶不上什么用。
越想越觉得自己很有优势, 平渠县令有些不耐烦看那女人的脸色,等她点头后再拿粮,便决定做两手准备。
从地窖中取出一坛好酒, 平渠县令提着酒来到张师爷的宅子。
张师爷房里的灯忽明忽暗,人影晃动,时有女子的娇声传出来。
平渠县令眼中闪过下流之色,故意过去将没有关严实的窗子推开,冷风灌进屋子, 惹得屋中的女子惊呼一声。
“张三,老爷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你却在这里跟女人玩得快活。”
县令故作严厉, 眼睛却直直地看向她只穿着肚兜的女人,被白色晃了眼, 没忍住说:“你这新买的小妾,腰甚细。”
女人脸色一白, 瑟缩地朝后躲。
师爷没管她,只是也被冷风吹得一哆嗦,抄起衣服就往身上套:“不敢将老爷的事情放在脑后,请您进来说话。”
县令笑着进了屋子,眯着眼看眼前尖嘴猴腮的张师爷。
他这师爷不是正经读书人家出来的,早年跟着三教九流的人混,靠坑蒙拐骗积攒不少钱财,便金盆洗手,决定当个体面人,还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叫张数,只是没什么这么叫他。
张三读书的时候快二十岁,自然比不上人家从小学习的。
边学边考,三十多岁终于中了秀才。
然后发现自己长得不好看,即使考上举人也不会有入仕的机会,便借着在县学上学的机会,结交同窗,巴结巴结可能会成为考官的大人物,最后成功当上了县令的幕僚。
县令看重的,就是这人心思活泛,能干脏活,两人狼狈为奸多年,早将平渠县经营成了他们的地盘,还跟大人物搭上了线。
只是无往不利的张师爷今天在与自己同姓的武夫那里吃了瘪,晚上还寻欢作乐,让他怀疑对方的本事是不是退化了。
张师爷发觉县令看自己的眼神有些危险,连忙拍了拍小妾的屁股说:“我这小妾不仅腰细,身子也软,饿了好几天还这么漂亮,也是难得,我花了不少银子才买下的。”
说完就将小妾往县令怀里推。
县令半推半就地搂着她的小妾,嘴上还要责怪他:“现在可不是想这些的时候,把你脑子里的废料掏掏,现在正有事等着你出主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