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里有电脑吗?我想发一下电子邮件。”王思郁吃过几块,克制的停下来。
“有,在房间里。”
王思郁跟着他回到房间,是一室一厅的结构,客厅的一半被布置成书房的模样,卧室里只有简单的家具,和一盏大大的落地灯。
“这是所里一个叫万来的年轻人做的,你试试。”南学林书房最明显的就是那台计算机。
第122章 九零年代的海归(38)
这个时候的计算机还是体积比较笨重的, 显示器也只有一本书大小,很厚实,主机就更大了。
但南学林屋里的这台不一样, 首先屏幕变大了, 屏幕后面的厚度变窄了,放在旁边的主机只有六十公分左右高。
“这是LCD的屏幕?”王思郁打开主机, 屏幕亮起, 蓝色底的画面上一条白色的鱼跃出。
“对, 而且已经接入了局域网,你要电子邮件的话也是可以的。”
王思郁摆弄好一会儿,“这还有个游戏?”
“对, 有两种,一个是扫雷, 有九关, 看到方格了吗?点就好,点到地雷就会死, 如果成功避开所有的地雷就能进入下一关。”
“这个红星的标志意思是周围有个雷对吧?”
这种小游戏的思路对王思郁来说太好看穿了,试了一下就点开了另一个游戏,“这是华容道?”
“对,你点着木块就可以上下左右拖动。”
“那这个呢?文档编辑器, 新做的软件吗?”
“对, 平时需要编辑一些文字类的文件就可以用这个, 功能很全很便捷。”
然后又试过打字输入、复制、粘贴、一键排版等等基础功能, 以及联网功能,王思郁扭头问他, “不打算上市?我觉得很好用。”
“暂时不打算,不过我给万来拨了专项金, 让他继续改进,如果有天电脑能够脱离这个笨重的大脑袋,那就可以走进千家万户了。”
“你的要求太高了。”
“永远追求完美,是我也是南鱼科技的理念。”
王思郁用这台电脑将论文一个字一个字的打上去,数据模型也贴好图片,最后形成一篇完整的论文,他先打印了一份出来,准备和手稿一起好好保存起来。
他写过的论文不算少,以前上学的时候几乎每个月都要给教授交作业,后来工作之后也写过很多,但都没有这次来的印象深刻。
可能是因为这一次是代表着他生命之中的某一个阶段结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将邮件发出去,属于他和科研院的最后一次交集才真的开始。
等待邮件回复的过程里,王思郁收到了老师的电话。
“老师。”王思郁站在窗边,背后是他个人独立的研究室,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专门给他一个人布置的。
杨老在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儿,问,“挨了欺负,委屈了?”
“没有,我其实脾气不好的,欺负我的都会被我打回去。”王思郁没有说的很严肃,略带一点玩笑的意味。
杨老却没有笑的心思,“他们做的事不地道,趁着我不在为难你,思郁,这事老师会给你一个交代。”
“不用,老师,我已经辞职了,不是闹脾气,是真的不会回去。”王思郁没忍住抽了一支烟,“老师,我已经决定了。”
杨老又是一阵沉默,随后长长的叹气,没有再劝说。虽然收他学生的时间不算太长,但他也足够了解这个年轻人,是个倔强的。
“你都想好了,那我还能说什么?但是,思郁啊,老师劝你一句,不要太固执,白老也不一定全心全意向着你,更何况他要退了。”
“嗯,我知道,但是无所谓,老师,我从来依仗的都不是别人,我是我自己的靠山。”
王思郁这句话很狂妄,听在杨老耳朵里也十分幼稚。
两人都明白,他们理念不同,再说下去也只是白费口舌,于是很快挂断了电话。
王思郁把烟熄灭,一转头发现南学林端了杯咖啡站在他的门口,“打完了?你喜欢的黑咖啡,加了两颗奶,两块方糖。”
王思郁已经很久没有喝过咖啡,在国内还很难买得到,另外就是他习惯是上午喝一点提提神,但以前算是半个体制内,一举一动都在被人的注视之下,这种容易被打上西化标签的习惯就被割舍了。
“嗯,还不错,不酸。”他喜欢咖啡带来的提神效果,但却很讨厌咖啡的酸苦,就算是冰黑咖,也要往里面兑一点奶和糖。
“这次南鱼科技出口的国家生产咖啡豆,但没什么名气,都烂在地里,我知道你喜欢,所以让人去谈了一下本地加工厂,看能不能做一个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