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二人激烈反对。
秦王萧肃微顿片刻,也终于开口。
“父皇,儿臣也以为此事该从长计议,六弟主持春闱一事没什么问题,可还未开始做事便先要了我等兄弟的统管权,这是不是有些……”
方才还相互推脱争论不休的人,此刻又站在了统一战线。
萧肃的话迟疑着未说完,萧墨已点头赞同:“不错。六弟才刚得了些权力便如此狮子大开口,这可不是好事。”
梁帝的神色讳莫如深。
正要说话,就见萧珩不知何时已两眼放光,兴致冲冲地看向众人:“大皇兄和诸位皇兄都不愿听臣弟调遣吗?”
哪里来的“都”?
一直没再发表意见的萧辞下意识就想反驳,可看见萧珩那张兴奋不已的脸,又怕自己说错话惹了他,只能憋屈的选择闭嘴。
而萧墨话已说完,正等待梁帝的反应,一时并没注意到萧珩本人。
此刻被他突然问话,愣了半晌才有些懵地反问:“我等难道不该反对吗?难道六弟觉得你作为弟弟,又是郡王,却该……”
“大皇兄反对得对!”萧珩却已经满脸喜悦地将他打断。
转身就朝着梁帝叩首道:“父皇,儿臣以为大皇兄言之有理,儿臣不过郡王,又是弟弟。”
“可皇兄们却是亲王,便是五皇兄虽为郡王,可品级也在儿臣之上。方才儿臣被迫想出这么个馊点子,实在是有些思虑不周。”
萧墨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思路有些跟不上趟。
就连其余几人也有些茫然,完全搞不懂这个郡王弟弟又想要做什么。
这一会要他们听他调派,一会儿似乎又不想要了,是什么意思?
还没能想明白呢,那边萧珩已经又开了口。
“既如此,儿臣以为此事还是该交由大皇兄全权处置。”
“大皇兄是皇长子,又是先皇后养子,还是品阶最高的齐亲王,德高望重资历深厚,若让大皇兄为首,儿臣鞍前马后绝无半句怨言!”
“本王……”萧墨脸色大变。
然而他反应本就不及萧珩快,起先又不知对方在打什么主意,并没有想好应对之策,本身语速又慢。
等他回过神开口时,萧珩早噼里啪啦倒豆子似的将话全说完了。
偏他张着个嘴,一句“本王”好不容易才刚出口,上首的梁帝却翻起眼睛看了过来。
“墨儿,珩儿所言,是你心中所想吗?”
“……”萧墨一时无言,“儿臣,儿臣……”
他心中纷繁复杂,实在“儿臣”不出下文。
梁帝也懒得听他废话,便又道:“既如此,那珩儿现下这提议倒也不错。”
他说着,将身子往后靠着,端起一旁的茶盏轻吹一口气。
“朕相信若是换你做主,由他们从旁协助,你与他们几个应当都没什么意见。”
“老三老四老五,”梁帝问,“你们应当不会有意见吧?”
事情发展曲折离奇,萧辞萧肃和萧宁又骤然被点名,一时都有些愣怔。
萧辞自然还是默不作声,此事他根本不愿再参与。
萧肃则在心里想,不是听萧珩的就是听萧墨的,哪个他都不愿意,但若非要选择一个人,那还不如是萧珩。
至少萧珩年纪小资历浅,懂的东西也有限。
而齐王则是储位的有力竞争者,自己从前还没少跟他正面冲突。
唯有萧宁转了下眼珠子,大皇兄做主,他们从旁辅佐,这能有什么意见?他肯定是什么意见都没有的。
刚要回答,萧墨已察觉不妥。
没给旁人任何开口的机会,他忙不迭地道:“父皇,儿臣知道错了,是儿臣目光短浅想得狭隘,还望父皇万万莫开这等玩笑。既已定了六弟之责,哪能随意更换?此事还是该交由六弟主持才妥当。”
他再次伏倒在地,一副诚心诚意的模样。
“再说,儿臣也并非不愿听六弟的,只因不知六弟想要儿臣做些什么,害怕力不从心能力不济,万一不仅做不好,还坏了六弟的大事,岂非儿臣之过?到时便是朝廷颜面……”
他还要再说,梁帝终于摆摆手:“你若不愿接这摊子事,便少指手画脚废话多言。”
吵闹许久,帝王显然已经十分不耐。
“至于你六弟需要你们做什么,他安排你们做什么你们按部就班不折不扣完成便是,其余的,你又不愿主事还管那么多?这个坏毛病可得改改。”
梁帝说罢瞥他一眼,看着外头的天色,站起身来。
此事便这么定了,无需再议,春闱期间一切事务、人事皆听珩儿指挥,若叫朕知晓有人在其中搞小动作,届时可别怪朕心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