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投入废太子的怀抱(176)

作者:三川北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毕竟谢砚是太子,若是生下的是个皇子,同样聪明伶俐,等他长大以后了解了皇位的重要性,还不知道会不会对谢砚下手,谢砚想要提早解决掉隐患也是有可能的。

但皇帝是知道谢砚也来了唐石山的,以之前的事件来看,皇帝不可能任由谢砚伤害皇嗣而坐视不理,谢砚就算想下手也得掂量掂量。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现在他们还能够躺在这里了,阮妃估计也想到了这一点,最终松口了。

阮妃的心思算是想通了,但路君年总觉得不太对劲。

如果真的是宫里的人把唐石山的住所全部占了,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就为了保护阮妃顺利生产,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又为何要选在这里,这样的防护条件完全足够阮妃在宫里安心待产了。

阮妃不过是个妃位,皇帝就这么看重她吗?

谢砚拉了拉他的小拇指,说:“我本来没打算告诉你,就是怕你多想,结果告不告诉你,好像都差不多。让我猜猜,你现在是不是想去见阮妃?”

路君年不说话,静静地看着谢砚,谢砚一定知道些其他的,但没有告诉他。

“你知道的吧,临产的嫔妃大多衣衫不整,要避嫌的,哪能让外人见了。”谢砚的意思非常明确,路君年只能止步于此。

也罢,皇室的事,由他们皇室解决,他又何必硬插一脚呢?路君年心道。

“我不去见阮妃,”路君年恢复了那副平静如水的表情,“我要去找个唐家人,将这块夜光珠雕成三个独立的福禄寿小像。”

“幸福、吉利、长寿,好寓意,拿来送人?”

“送人。”

“那红玉呢?”

路君年抿了抿唇,说:“打造成五个小葫芦。”

“葫芦,谐音是福禄,象征和谐美满,五个葫芦,五福临门,可真是吉利。”谢砚笑道。

“小福禄寿送给姑姑家的三个丫头,等从唐石山回了京,我就要动身去胡泉了。”路君年前些日子在东宫养病的时候,路恒又来看过他一次,告诉了他姑姑生了个丫头。

“又是一个丫头,大夫说你姑姑伤了身体,以后再也生不了了。”路恒当时边说边叹气。

“你一个人去?”谢砚问。

“嗯。”路君年说,“今年有大朝会,爹应该抽不出身了,我回去就行。”

谢砚耸了耸肩,道:“可别又像去年那样摔下山谷了,到时候可没我救你。”

“借你吉言。”路君年想了想,还是说:“五个葫芦是送给你的,谢你马场救命之恩。”

“哦——”谢砚拖长了尾音,脸上笑得很开心,“那我可要找个红绳把它们串起来挂在腰间。”

路君年看着谢砚雀跃的样子,没有说话。

葫芦里的葫芦籽众多,不仅有吉利的寓意,还象征着多子多福,子孙万代枝繁叶茂,他是真的希望谢砚步上正轨,别走那乱七八糟的弯路。

但谢砚显然不知道这层意思,还在为路君年即将送他红玉葫芦而感到高兴。

第79章

天亮以后,三人踏上了寻找唐家匠人的山路。

路君年原以为夜光珠算是普通的矿石,并不需要找专门的匠人,没想到其他唐家人听到他手里的是夜光珠后,纷纷拒绝了他。

“小公子,这夜光珠你别看它表面硬,其实里面很软的,稍有不慎就容易磕掉一块,我们实在没能力雕这夜光珠,倒是上三家里的唐老爷子雕过这玩意儿,你们不妨去找找他?”

唐家人说着给他们指了个方向,路君年看到了那间草屋,往山上走去,没想到近在咫尺的草屋,竟然让他们走了大半天。

路途中间谢砚背过路君年一次,见谢砚呼吸声重了以后,路君年便下来自己走,说什么也不肯再让人背了,到草屋门口,路君年拄着手杖就要跌倒,还是钟译和跟谢砚拉了一把,才没让人直接摔在地上。

三人敲开草屋的门,一位花甲老人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此人正是唐家人口中的上三家的唐老爷子。

唐老爷子在日光下仔细端详夜光珠,又回到暗屋中细细观察,最后用斜斜的目光看了路君年一眼,说:“这位公子不是一般人家吧。”

路君年的注意力一直在唐老爷子的腿上,听到对方这么说,抬起头看了他一眼,说:“路某乃当朝门下侍中路恒之子,路云霏。”

“哟!路,云,霏,这名儿真不错,像是小路会取的名儿!”唐老爷子朗声笑道,请了三人入屋休息避避日头。

路君年走在最前面,跟着唐老爷子慢悠悠地进了屋,心知这声“小路”一定不是在说他,此人估计跟路恒是故交。

故交……

路君年想到什么,抓着红木手杖的手一紧,问道:“尊长可是家父旧交?”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