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走路进工作面就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到了后跟着队长干活,人家让干啥干啥。打眼、装炸药、放炮,等煤被放下来后用铁锹装进推车里。
井下一线干的全是力气活,虽然累但不用太阳晒,一个班下来苏平感觉还好。黑咕隆咚的地下,并没有那种憋气害怕的感觉。
“咱们这是走哪儿了?”
“从立井上,爬楼梯太累。这个点立井正开着,一下子就拉上去了。”
大哥干了一天决定就在这里干,算了一下如果长时间干的话比种地挣钱。回家跟老汉这么一说,换来老汉一巴掌。
“种地才是咱老农民的本份。”
苏平摸着脑瓜小声嘟囔:“咱有妹夫在,不怕要不到工钱,跟旁人不一样。这么好的条件,你一心只惦记种地。”
“不种地你吃啥?”
这时期刚土改,并未放开粮食交易。没有城市户口压根买不到粮,苏平虽然想着以后农民手里有粮了肯定能私下买。可那价格买粮太贵,他舍不得。
“我就随口说说而已,地我肯定种的。好不容易自己做主了,我开春先种它二亩麦子,来年白面吃个够。”
“你有麦种?”
“没。”
被老爹怼了一番,苏平呵呵笑着转身回家吃饭。这家伙,从小脸皮就厚。跟弟弟是两个极端。苏安听说大哥去了零时工队,心里也琢磨去做什么挣点儿钱。
下午找了师傅,看能不能找个什么活儿,结果还真来着了。“年后县城给人收拾房子,你跟我去吧。正好忙活一个多月,回来下种。”
“太好了,谢谢师傅。”
“没事,跟师傅不用客气。”
兄弟俩全有了活儿干,农闲时候挣零花钱。等过了年后春暖花开,新分了土地的人们开始急慌慌的下了地。地头、后头,锄草的干干净净,一个个和之前大集体时不可同日而语。
苏父也早早的下了地,家里分家了,俩儿子的地他们自己种,他只管自己老两口和苏禾的,一共四亩地。地虽不多,但比较碎,有十几块。
老汉扛着锄头一天天忙活,老太太帮着小儿子看孩子,苏禾一个人带了仨,老太太每天抱着孙女去她那儿,给她搭把手。
“你婆婆有没有说年后来?”
“明天。”
“哎,她来了我就放心了。你一个人带着仨,悦悦正到了学走路难带的时候,你根本弄不了仨。”
“是啊,一个孩子都能拴住一个人,何况仨。俩小的也比之前难带,放炕上到处翻。”
“这是幸福的烦恼。一次一对俩儿子,谁不羡慕你。”
“我也累的很开心啊,看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感觉很幸福。”
老妈帮忙看着孩子她洗了衣裳,手都没擦干俩儿子开始频频望向她。孩子饿了,着急的都恨不能说话。
“马上就好啊,妈妈洗完了让你俩吃奶。”
悦悦如今一岁,正是学走路的时候。这个时期很累人,因为你得弯着腰掐着她胳肢窝陪着她走。幸好这闺女性格好不闹腾,看妈妈和姥姥都忙,自己乖乖的坐着玩。
洗了衣裳她给儿子喂奶,老娘抱着孙女回家给她爹做饭。“禾,那你中午怎么办?要不我给你做。”
“不用。孟宏志从食堂打饭会给我送,晚饭他回来做,要是顾不上就吃食堂。”
“行吧。宏志也辛苦了。”
“他当爹的,他不辛苦谁辛苦。”
孟宏志一天忙的同样脚打后脑勺,工作、生活,他妈过年回北京后他就开始两头跑。担心媳妇一个人带仨娃娃,他是尽可能的回家做家务。
中午到点今儿有检查组他得陪着吃饭,提前找了矿上办事员帮忙打饭给苏禾送。她一个人看仨孩子,不给她送饭的话她挂面都没时间煮。
“最近有卖方便面的。那玩意好吃,而且特方便。开水一泡就好,放上调料包加点儿醋就能吃。”
“是嘛,我都没注意过。哪儿有卖的,县城?”
“嗯,县城副食店有,我上回看到了。不过那玩意贵,比自己做饭可贵的多。”
“那倒没事,现在是特殊时期,家里得备着吃的。”
下午处理完事情后他骑车去了趟县城,买了一箱方便面、两桶饼干、麦乳精等速食。
到家没听到一点儿动静,屋里静悄悄的。停好车抱着东西进屋,炕上四仰八叉的睡着那母子四个。
悦悦横着睡,苏禾只能也横着,大儿子趴在她肚子上,小的睡在她脚边。阳光已经西斜到了一角,屋里静谧的一派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