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压根不用担心。
倒是有一件事他有些在意。
他发现,每次他从姜家小住以后回到镇国公府时,闻渊的脸色是越来越难看了。
不过,闻渊似乎看在他这阵子以来一直在抓紧时间学习功课,因此什么也没说。
裴秋生同闻渊该说的话都已经说过了,不知道闻渊还在琢磨些什么。
他一边想着,一边推开了姜家的后门。
姜月正在院子里教他们做东西,一见到他来,便停了下来,亮着眼睛笑着同他道,“今日来得比往常都早。”
裴秋生一见到她,上扬的嘴角便压不住,解释道,“如今甩尾巴越发轻车熟路了,来得就早些。”
他将手中刚买的吃食递给姜月,又放下东西,一如往常,先将姜家劈柴打水一类的重活干了,而后再进屋子里面温书。
这些重活小姜们干不动,姜远发腰又不好,也不属于木匠石匠们分内之事,再加上裴秋生不觉得麻烦,直接将一个月的柴劈好垒好,一个月用的水装进水缸。
来姜家干活的木匠石匠不认得裴秋生,但也能从衣着看出来他身份不简单,光是腰间佩戴的那颗玉,估计都是二百两起步。
穿得这样矜贵的公子哥面不改色的在那儿劈柴打水,而且动作还格外娴熟,在他们眼里看起来还是很稀奇的。
不过姜月之前就叮嘱过,对于姜家来往之人相关的事,都不能对外提起。
他们不想丢掉如今这么高月银的饭碗,知道主人家不该问的话不要问,因此都只是时不时好奇地看两眼,将一肚子的问题咽了回去。
同时心中不免想着,姜姑娘可真厉害,这么俊郎矜贵的公子哥都心甘情愿帮她家干活,将来的前途怕是不可限量。
想到姜家有可能背靠大树,人人都觉得自己要干得更努力些,好得到姜月的青睐,在姜家留得越久越好,将来挣的银子一定不会少。
而且,就算没有这大树,他们亲眼见到姜月这一两个月设计出来一样又一样的漂亮簪子、耳钉和折扇,将来哪怕只靠她自己,在长安城应当都会有姜家的一席之地。
第118章 项链玉石
没过几天, 赵一如派人传口信来,说她与谢三公子的事情差不多是定了。
姜月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她去银匠铺子那儿定了两千对待镶石头的耳钉和五百个待镶石头的项链坠子,又卖了一个多月的晶石簪。
这天, 银匠铺子派人将耳钉送来, 姜月便开始将钻石的切割工艺教给褚大叔。
饶是褚大叔做了一辈子的石匠,各式花雕都不在话下, 看完姜月雕了一遍晶石后, 看着这无数个切面闪闪发光的晶石, 难得的出现了眼会手不会的情况。
他不免有些受宠若惊,像姜月口中的什么“钻石切割”这样的手艺, 若是画成图纸写成方子拿出去卖,少说也要卖上百两。
甚至遇见识货的, 愿意千两买下也未可知。
姜月如今却手把手教他,分文不取。
他既觉得感动, 又觉得荣幸。
其实, 经过了两三个月的相处,姜月对褚信已然很是信任。她知道他是个人品正直的人, 做不出将这手艺外泄的事。
而且,就算他有心思外泄,这寻常人也学不会啊。
姜月当着他的面又雕了两遍,褚信才领悟了个七七八八,“姜姑娘, 我先将这三枚石头自己琢磨琢磨。”
姜月知道他怕耽搁她时间, 想要自己拿个石头试一试,姜月自然答应, 还嘱托道,“晶石不贵, 你尽管拿来练手。”
褚信一脸腼腆又荣幸,笑着答应了。
褚信自个儿照着姜月留下的晶石,依葫芦画瓢约莫雕了十几个,才终于雕得像点样子。
不过,由于手法不熟练,加上耳钉所需要的晶石小,他的手上也划了七八道大大小小的口子。
他又雕了二十多个,才真正算能比较完美的复刻了。
而这只是花了一天的时间。
姜月当时学这个的时候,大约花了七八天才达到褚信这样的水平。因而她对褚信的学习速度感到惊奇,同时又升起了爱才之心。她同褚信道,“这个东西难度大,你的月银再涨十两。”
其他干活的石匠原本已经习惯了姜月给褚信开小灶一事,本不太在意。可他们一听姜月给褚信涨了月银,顿时都抬眼看了过来。
姜月这个月末才给所有人都涨了十两的月银,这才月初,褚信又涨十两,那他现在岂不是八十两一个月?
要知道他之前可是只有四十两的啊,如今已经翻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