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发现,姜月将赵一如的耳坠,改造成了两根帽子为“十”字的钉……钉子?
不是说是做耳坠吗?怎么变成了钉子,这么尖的钉子跟耳坠又有什么关系?
但她们见过姜月做的簪子,相信她的手艺,不到最后一步,她们都不会打断她。
接着,姜月从雕刻晶石留下的一堆小石头里挑出来两颗很小但极为通透的晶石,用布包着,开始雕刻起来。
姜月用锋利的刻刀将晶石对称性的雕刻,若是一个现代人在场,便能知道姜月是模仿钻石的切割工艺在切割这枚晶石。
温慕言她们并不知道姜月雕刻的是什么,她们只知道,这块原本只是透明颜色的石头,在姜月手中雕刻后,开始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来。
虽然没有多明显,但她们真的从中看到了别的颜色!
而且,随着姜月雕刻时将石头翻来覆去的动作,她们只觉得这晶石在闪闪发光,时不时就晃了她们一眼。
这是什么化腐朽为神奇的雕刻工艺?
太厉害了吧?!
这也是她们第一次近距离观看姜月的雕刻,只觉得姜月那双手跟被赋予了神力一般,切石头跟切豆腐一样简单。
姜月噙着微笑,手上的动作半分未停,她将刚刚做好的耳钉帽子那头放在炉子上烤了一会儿,而后将四根小银条弯了弯,牢牢地将晶石固定住。
几人发现,姜月做的是两根镶嵌着闪闪发光的晶石的钉子。
不过,这是钉子,能戴吗?
赵一如以为是做好了,问道,“这便是耳坠吗?”
太漂亮了!
好想知道怎么戴!
其他人也一脸好奇又欣喜地看着姜月。
姜月点了点头,“还差一步。”
而后,姜月拿出来一小块树脂,分成两部分,捏成两个锥形,在炉子上烤软后便用耳钉穿过它。
等它冷却变硬,耳钉的拖就做好了。
到这一步,便大功告成。
“我给你戴上?”姜月问道。
赵一如点点头,高兴地眼睛亮晶晶的。
姜月在众人的注目礼下给赵一如戴上了这两枚耳钉。
程姑娘惊呼道,“我的天,这也太美了!”
温慕言点评,“坠在耳朵上跟两颗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其他人也淡定不了了。
“太漂亮了!”
“世上还有这样的耳坠?!”
“姜姑娘你真的太厉害了!”
程姑娘又道,“这还不赶紧卖起来?一定能在长安城火起来。”
姜月笑道,“过阵子就卖。”
等晶石簪再做一阵子,攒下更多的碎晶石以后,这耳钉她就会安排上的。
*
镇国公府这边,闻北哲的禁足一个月就解了,阿山受的板子养了两三个月,也已经好了个差不多了。
转眼又到了月底,裴秋生照例在来姜家之前,先去春梅巷转一圈,将身后的尾巴甩掉,再往百宝阁那边走。
闻北哲和阿山在他这次出门时便跟在后面,两人站在与上次截然不同的一户人家门口时,都不敢再贸然进去。
阿山对这个巷子已经非常了解了,他不用问也知道,眼前这户人家住的是一位女子和她的幼女,丈夫已经半年多没回过家了。
很是可疑,但他有了上次的经验教训,不敢进去拿人。
何况前两次裴秋生是在另一户人家门口不见的。
这已经是他换的第三次人家了。
阿山问道,“公子,他怎么每次消失的地方都不一样?难道是,他在这个巷子里养了不止一个外室?”
阿山一边说,一边便觉得极有这个可能,“要是这样,被镇国公府的人知道了,岂不是会引起轩然大波?”
阿山如今也知道上次他是被裴秋生算计了,生生地让他挨了两回板子,心里对裴秋生那是又恨又气。
他想抓住裴秋生把柄的心思,不必闻北哲来的少。
闻北哲却觉得不太对劲,他谨慎了些,“先调查清楚,派人在这两户人家附近蹲守着,要亲眼看闻北轩进去才放心,切莫打草惊蛇。”
万一又是上次一样搞错了,他可不想再去一趟官府接人。
太丢人了。
阿山被提了醒,也知道这回不能再大意了,再挨一回板子他可受不住。
裴秋生这时候已经到了姜家,他并不知道身后闻北哲和阿山议论了些什么,也不关心。
反正万一闻北哲他们察觉到他真实行迹要跟过来,他提前派到春梅巷蹲守的人也会帮他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