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行(206)

姜松柏面无波澜,良久,那双眸子才有了光彩。

她不顾徐士行难以克制的激昂,淡然道:“你如何知晓?”

徐士行微微一怔,缓缓平复下心境,笑道:“是村里的教书先生,告诉学生的。”

姜松柏又问道:“这便是你来太学宫的缘由?”

徐士行点头又摇头,“是也不是。”

姜松柏缓缓站起身,遮住了光,也遮住了书生眼中的明亮,她看着书生,缓缓问道:“徐士行,你想做范西平,还是想做李长安?”

徐士行呵呵一笑,摇头道:“此二人过于超凡脱俗。”说着,他也站起身,“学生真正敬仰之人,乃是老首辅薛弼。”

言罢,他便作揖告辞。

姜松柏凝望着落子湖面,许久未动。

那二人究竟推演到了何时?她是否也曾是棋盘中的一颗棋子?那颗棋子的下场究竟如何?另一与她命运相同的棋子,下场又如何?

姜松柏慢步走回阁楼,尚隔着一小段距离,她便皱了眉头。随即瞥了一眼孤掌难鸣的菜圃,飞也似得跑入阁楼,而后将门窗全部锁死。

徐士行!你这么喜欢种菜,本公主让你种一辈子的菜!

此时,长安城街头,一个与四公主殿下样貌相同的少女,吃着手中的糖葫芦,一双大眼睛四处瞎晃。

父皇不知为何提前回宫了,武当山也没去成,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终于可以出宫玩了!她不自觉哼起了小曲儿,狠狠咬了一口糖衣饱满的山楂,鼓着腮帮子朝身侧的少女道:“姜孙信,你怎么不高兴啊,难得出宫,你想吃什么,本公主请你吃个够!”

换了一身常服的少女郡主淡淡瞧了一眼糖葫芦,毫无兴致道:“倘若陛下把你送去敌国做质子,你还能高兴的起来?”

举着糖葫芦的少女撇了撇嘴,道:“话不能这么说,父皇赐了你家那么大座府邸,都快赶上本公主的寝宫了,还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也不禁你的足……”

少女小声嘀咕:“换做是我,我当然高兴。”

本朝藩王未得召见不得擅离封地,姜孙信只在很小的时候与这位传说中的并蒂莲公主见过一面,听的最多的就是顽劣不堪,刁蛮霸道的评价。她入京不过半月,尚未熟悉,不成想,这位三公主殿下便借着这个由头正大光明的领着她四处瞎逛。美名其曰,尽地主之谊。

而武陵王几日前便离开长安城,回了藩地,临走前旁的未多言,只道时候到了,自然会来接她。但姜孙信却是不信娘亲的鬼话,王府里就她这么一个郡主,入了长安城,要想再回去怕是遥遥无期。

念及此,姜孙信长叹了口气。

既来之则安之。

终于咽下口中糖葫芦的少女,停下脚步叉腰道:“大小姐,你怎么又唉声叹气啊?还是跟着李长安好玩儿,早知道在武当山时我就该偷偷溜走。”

姜孙信似来了兴致,问道:“李长安?”

“对呀对呀,你不知道她?”

“知道。”

“我跟你说,李长安刚从不周崖出来时,我就见过她,还跟她浪迹江湖了一段时日呢!走走走,我们去糕宝斋边吃边聊。”

“……”

姜孙信仍由姜岁寒拉着她的手,把她拖往不知何处,努力扯了扯嘴角。

既来之,则安之。

第101章

走镖这个行当,在北契少有人沾染,最早在商歌王朝天奉元年时随走卒商贩传入,第一批在北契开镖局的原是个中原人。一来,北契自身朝纲不稳,南庭北院明争暗斗,游荡在州郡之外的游牧部落冲突不断,走镖虽说各凭本事吃饭,但禁不住世道混乱,马匪横流。二来,北契人天生瞧不起软骨头的中原人,更瞧不起他们投机取巧,光好看却不中用的物件,例如那些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却比两根指头粗不了多少的白玉酒杯,用北契人的话来说,这他娘的嘬一小口,还不如老子一坨鼻涕多!

自打东越南徒,那些满腹经纶,满口仁义道德的亡国士子不仅带来了一车又一车的圣贤典籍,更令整个北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不过读书人的傲气风骨没学会几分,反倒是纵欲风流学了个十成十。如今从北契走出去的富贾权贵,甭管是小姐少爷,还是贵妇老爷,只要不开口,没人瞧的出真实身份。此等风气在南庭稍好些,北院王帐吸纳了大半亡国士子,物欲横流的风气尤为惨重。

如此一来,走镖这个不受人待见的行当,便也红红火火了起来。商人想要赚银子,便要雇佣这些以卖命为营生的人,毕竟保住了货,便是保住了银子。

虎头帮,便是其中的沧海一粟。并非夸大其词,在茫茫众多的镖行中,虎头帮实在太不起眼。寻常镖行帮众至少百人,五品镖师至少有十至十五人不等,领镖的镖头儿需得三品实力,依镖行本身实力可有三人至五人。可虎头帮拢共,满打满算,加上掌事,杂役,一共不到六十人。帮主洪高虎早些年在中原人的镖行里做镖师,走过中原,去过东越,鬼门关也转了好几回,眼瞅着年过四十,好不容易娶了个标志的中原媳妇儿,生下个天生丽质的闺女,没看上两眼就撒手人寰,剩下一对孤儿鳏夫。于是洪高虎一咬牙,一跺脚,揣着闺女的嫁妆离开原先的镖行,自立门户。所幸,洪高虎走镖这些年为人仗义,积攒下不少人缘,呼朋唤友硬是支棱起了虎头帮镖行。可惜好景不长,光是租门铺,装备皮甲兵器就花费了不少,兜里空空,哪来的资本让那些三品镖头儿卖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