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买画笔颜料,也不排除有那种定好购买目标后绝不乱逛的,但是显然邱静岁和崔宓都不是这种人。
二人从下了轿,就顺着街头第一家店铺开始进,很少有完全略过的店铺。
国泰公主人小,力气不够,即便想舍命陪君子,到后面也腿软了。不过她仍不肯回去车上,硬是扶着腿也要跟着她们。
真去了书斋,邱静岁买的反而很克制。崔宓问她怎么买这么少,邱静岁道:“我现在对工笔画也荒疏了,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画素描。”
崔宓对她的素描画具很感兴趣,问:“上次我看你画素描时用的笔很方便,是从哪家铺子买的?”
“哦那个,不是买的,是我自己做的,你要跟我一起试试吗?”
“好。”按理来说,和邱静岁见面应该不是一件那么高兴的事才对,但是真的相处起来,崔宓发现自己只在很偶尔的情况下才会想起跟邱静岁密切相关的陆司怀,她想了一下原因,觉得大概是因为邱静岁和其他的妇人很不相同。
虽然嫁了人,但是邱静岁几乎不提夫君、孩子以及家庭琐事,她谈论的仍旧是姑娘家热衷的话题,举止行动、想法和闺阁姑娘几无差别,所以崔宓总觉得她们还是当初第一次相遇时的样子,不刻意想后来发生的一切,就不会太难受。
带着崔宓和国泰公主先去湖边折了不少柳枝,然后回到四合院里。邱静岁叫下人将柳枝烧成炭,把鱼胶熬煮好,慢慢教两人怎么做柳炭笔。
刚开始国泰公主还很嫌弃地说着“脏死了”,后来却被DIY的魅力征服,一句牢骚都不发了。
做了二十只柳炭笔,邱静岁道:“要静置一段时间,等晾好了我叫人给你送过去。不过这东西除了画画,写字也比毛笔方便,我这里还有些,你先拿十根去试试吧。”
“那便多谢了。”崔宓没有客套,她确实对同绘画有关的东西本能地感兴趣,更何况是这么新奇的东西。
“不是白送的,”邱静岁收回握着炭笔的手,“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
国泰公主立刻拉下脸来:“几支破笔就想充人情,你想干嘛?”
“送我一副画吧,”邱静岁道,“画你最擅长的,我要用来展览。”
“画……是没问题,不过你说的展览是什么意思?”崔宓不解地问。
“初步打算是在家里办一个小画展,把画作展示出来给来客欣赏,别的倒罢了,就是画不好凑。”
这说法叫崔宓觉得有些新鲜,不过也并不觉得多么出格,她觉得这就像文人举办诗会一样,都是以风雅之事会友,说出去反而很好听,不过她想了想,又笑:“卫国公府难道还没有几幅名画?”
邱静岁摇头微笑:“不展出名家画作,只展览妇人小姐们的。”
“你要办诗社?不,是画社。”
“差不多,从前一起上过课的小姐们都是有天分的,画工想必也没丢下,我准备去找她们再凑一凑。”邱静岁盘算着。
“还差多少?”崔宓问。
“至少三十幅。”
“有些难凑。”
邱静岁认同她的观点:“宁缺毋滥,数量可以少,但一定得有些水平才行。”
崔宓接过笔,她有一股冲动想说些什么,却又瞻前顾后的,怕自己的身份不合适。但很快她就百感交集地叹了口气,她从前过得多么潇洒恣意,这样扭捏,实在不是自己的做派。
“我帮你吧。”崔宓放下心结,坦然道。
“太好了,如果有你帮忙,一定没问题。”邱静岁充满信任地对她说。
第117章
回府后, 邱静岁想起青竹还在府里呆着,准备去看看他。不料还没走到院子,就看见杏儿正躲在一颗槐树后面抹眼泪。
“杏儿, 过来。”邱静岁招手叫了声,杏儿忙胡乱擦了擦眼泪, 小跑到她面前听候吩咐。
邱静岁想起青竹这段时间正是由杏儿照顾, 这样子看来杏儿应该没少受罪,便放柔了声音, 问:“青竹在吗?”
杏儿点点头:“青竹少爷在院子里练武。”
两句话没说完的功夫, 邱静岁就听见院里面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她扶着珍珠的手往里走,就看见青竹正拿着一根树枝正在抽打墙角的一丛绿竹。
看见她进来,青竹扔了树枝, 看也不再看她,绷着脸站的八丈远,一言不发。
陆司怀早派人把院子看了起来,青竹出不去, 只能在这里变相坐牢。
“公冶芹死了。”邱静岁安静地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