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无论是平民女子,还是富家小姐,都能买到适合自己的头簪。
虞楚恬这边的绣帕,定的却全是二十两银子一条。
众女觉得不划算,都只瞧一眼,连摸都不摸,便径直往虞维音的簪花首饰区而去。
急得梁氏和虞楚恬不住跳脚。
好不容易等来一个女子询价,梁氏见她衣料不甚精贵,本不欲招呼,但毕竟是第一个客人,便笑得跟弥勒佛一般。
“小姐,您看看,这绣工多精湛,都是三十年绣龄的老嬷嬷下的针!在一般的摊口,您可买不着。”
那女子只用手轻轻一抚,触到粗糙的布料,眉头不由皱紧,唇边露出讥诮的笑。
“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这样色儿的布料,绣得再巧夺天工,也是浪费绣娘的精力。”
丢开绣帕,女子再未多看一眼,径直走到虞维音的簪花首饰区。
眼见虞维音那头,卖得热络不已,自己这边,过了好几日,竟一条帕子也未卖出。
虞楚恬被她的话一激,心头火立刻涌上眉梢,在后面叫唤,“胡说八道些什么?不过是个村妇,既买不起就别碰!”
那女子唇边冷笑愈甚,猛地从袖内拍出一个鼓鼓囊囊的钱袋。
倒出来,全是黄澄澄的金叶子。
“替我将这里的头簪,每个样式都包一个,记住,要挑最贵最好的。”
梁氏与虞楚恬看了,险些惊掉下巴,直到那女子提着妆奁踏出虞记绣坊,她们依然没能回过神来。
竞争结果显而易见。
虞记绣坊内外众人,经过这几日,都暗自佩服虞维音的聪慧与谋略,已将她当做绣坊的掌事人般对待,无不恭敬。
但虞维音在等,等父亲的一个首肯,和一个交代。
这日天朗气清。
初秋的风,带走夏的炎热,带来一丝难得的凉爽。
虞府内的青桐、合欢、栾树,叶子渐黄,随风而过,扑簌簌在大理石地砖上覆了薄薄一层,如枯叶蝶,在风中微微颤抖。
今夜是难得的家宴,虞颂一早就提过,说会在宴上有事宣布。
众人自然猜到是何事。
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宴会在临湖的波心亭举行,湖内晚荷未凋,白里透红的花瓣,金黄花蕊,映着碧绿油亮的荷叶,令人心旷神怡。
空气中,流动着淡淡的荷香,与美酒佳馔混合出别样的芬芳。
虞颂的面色欢喜,为女儿在商贾上展露出的才干而骄傲,在席上连饮了三大杯,宣布道:
“音音将积存的布料,尽数制成头簪售罄,短短五日,便进银三千两!而姨娘与楚恬这边,卖出绢帕不足五条,进银不足百两,积存的布料并未化动半分,输赢已见分晓。你们将印章等物什交接好,今后,虞记绣坊便由音音来接管!”
梁氏跟虞楚恬自知无力回天,但心中却仍有不甘。
尤其是梁氏。
自接管绣坊以来,她从中捞得许多油水,如今让她交权,她如何能说放手便放手?
若说虞颂先前待她们母女俩比较肃然,但近些日子,她吹的枕边风够多,加上床笫上处处迎合着他,他心肠倒比之前软和许多了。
想到这,梁氏眼眶不禁一红,手里掐着兰花丝帕,便抹眼淌泪,泣声不已。
“老爷,您果真这般狠心?要把我母女俩都从绣坊赶出去?再不济,我们也可以在绣坊帮着音音打下手啊!”
只要能继续留在绣坊,何愁找不着理由克扣银子?
梁氏在心中打着如意算盘,见虞颂敛眉沉思,以为他有回转之意,不由给自家女儿一个眼神。
虞楚恬会意,也可怜兮兮地求道:“爹,楚恬也是您的女儿,您不能只偏重姐姐,而不管我呀!女儿即便再愚笨,但有一颗向上求学的心,假以时日,定能向姐姐这般厉害的!爹,您就给女儿一个机会吧!”
虞颂脸上的笑意渐消,目光沉沉地打量着梁氏母女俩。
“不必多说,我主意已定,是你们输了,便要愿赌服输。”
那本薄册就隐在袖口,他到如今,都还在想着给她们留几分薄面。
可梁氏哪知道册子已到了虞颂手里?她还待撒娇发痴,装作一副柔弱无助的模样,掉下几行泪来,“老爷,您好歹也念念妾身的好呀……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咱亏损的那银两,也不算太多,老爷何必如此计较……”
她若见好就收,虞颂那心头的愤怒,也就压下去了。
可梁氏仍絮絮叨叨,又把亏损的银两提及。
他想到母女俩不仅做假账,还在外购的那些名贵物品,登时怒不可遏,猛地将薄册甩出,照着梁氏便是一个狠狠的耳刮子下来。
第65章 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