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偏过头看向涟漪劝着道:“这处风大,站久了面上都被吹得疼,不若就与萧四哥先回去,如何?”
卢琅意心中有成算,她刚丧夫不足一年,郑家仁善放了她归娘家另嫁。
假借着心中凄苦难受她寻去崔家寻崔涟漪,撺掇着人趁着年关来萧氏小住,这般也能离珏哥哥更近些。
当年是她错了,误把鱼目当珍珠,反倒是她瞧不上的萧珏从刀尖饮血,一路青云直上坐到刑部尚书的位置。她嫁的那个死鬼丈夫人前如玉公子模样,却不想是个不中用的,为官才没几年竟体弱害了暑热逝了。
明明萧家长媳该是她的。
她知道如今她不比从前是卢家未出阁金尊玉贵的小姐了,丧夫不吉利,这般身份去了哪家做客都要讨人嫌的。
当下唯有稳住崔涟漪,才能借着她亲姨母是崔家大夫人嫂嫂的关系在萧家住下。她也算得是萧家的表姑娘。
这般说来,好似站在码头吹了许久的风,面上有些发紧。
再者是卢家姐姐说的话,崔涟漪住了嘴,宣白带粉的娃娃脸模样讨喜的很。
踩着小凳她乖乖地上了马车。
兰陵公府门房的下人早早得了吩咐,再见得府内派去接涟漪小姐的那阔气马车在路上远远驶来,门房便吆喝着将七排钉的大门打开,好让马车顺利驶入。
入了门后有丫鬟仆妇将人请了下来,又换了一顶小轿子将人抬着去了崔大夫人所在静音堂。
卢琅意坐在涟漪身旁,看着她不谙世事的面庞眼内一闪而过的嫉妒,明明该是个落魄孤女命的,却在崔家萧家都这般受宠。
她穿着身烟水百花裙,眉眼间有书卷气,却无端含着愁,叫人生怜惜。拉过崔涟漪放在膝上的手语调轻轻柔柔赞道:“还是涟漪好福气,我听说在萧家,不论去哪都是走着去的。姑母疼你的。”
听得这话崔涟漪未置可否,唇瓣扬起笑了笑,回握住卢琅意的手道:“姐姐莫要担忧,我会同姑母说的,姐姐便安心在这住下。”
轿子由四个膀大腰圆的婆子抬着,走得又稳又快,两炷香的时间便到了大夫人的静音堂前。
落轿,崔涟漪也不用人引路,照着往前的记忆便拉着卢琅意往里头走去。
随行的丫鬟见状跟了上去。
一路畅通无阻,倒像是特意吩咐过的。
过了几道拱门,绕过精致雕琢的影壁,二人入了花厅。
见到坐于主座上头衣着华贵内敛,极其有气度的一妇人,崔涟漪撒开了身旁人的手,小跑了上去直直扑入人怀中,娇娇柔柔的声音细嫩,细闻还带着些哭腔:“姑母,涟漪好想你啊。在崔家这些日子涟漪一直想来您这,家中人却不让,只说路途远,涟漪身子骨弱,不好去这般远的。”
才刚刚见上面,崔涟漪便拉着崔大夫人旁若无人的嘟嘟囔囔。也叫崔氏想起来她以前尚在闺中的那些松快日子来。
本许久未见,人也长大了,变了些模样,有些许生疏的感觉也叫这一抱和亲亲热热的姑母冲的消散了。
第45章 不善
二人捡着过往的事说了许多, 崔涟漪一来便将向来不苟言笑,就连梳起的发髻亦不乱分毫的大夫人逗得直笑。
崔嬷嬷从一旁上了盏茶,大夫人扯了人在身旁的绣榻边坐下, 拉着人的手道:“来了便好, 来了便安心在姑母这住下。坐船坐了这般久想必是饿了,待会儿晚边传膳你就在姑母这用。”
崔涟漪接过那盏茶, 笑着对崔嬷嬷道谢。
鼻尖细嗅茶香又拉着大夫人,面上洋溢着雀跃的笑:“姑母,是涟漪爱喝的雨前龙井,这么多年了姑母还没有忘记涟漪的喜好。”
见二人旁若无人说了这般久,被晾于一旁的卢琅意依旧低垂着头, 一身白衣柔柔弱弱, 仿若风一刮就要倒了般。
不知道她心里头如何想的, 面上倒是不露分毫不满。
也曾是名满范阳的五姓贵女, 与清瑶并称卢氏双姝,如今落得这般田地还有这份心性不容小觑。
崔氏看了眼一旁的大丫鬟,后者会意。
从旁拿了绣凳来道:“请卢娘子坐。”
这一声似是将亲亲热热的姑侄俩拉回神来,崔氏搁下茶盏笑道:“瞧我这记性, 光顾着与涟漪姐儿说话了,倒将琅意忘了。”
她嫁过人了,再称呼姐儿也不合适, 所幸便唤她名字。
卢琅意的亲姨母是崔氏的大嫂,厚着脸皮攀关系她也能唤崔氏一声表姨母,在下人搬来的绣凳上坐下, 卢琅意看向崔氏唤了声表姨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