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完后用巾帕细细擦拭那嫩绿的叶。
一番伺弄后花儿更美了,绿墨见了嘟囔道:“这花儿倒是好福气,能得小姐这般用心伺候着。”
瞥了瞥外头天色,绿墨看向摆在临窗桌案上的一沓账册问道:“小姐,二夫人送来的这些账册可要奴婢帮你拿到隔壁书房去?”
临走前,柳氏让王嬷嬷送了些膳房,针线房采买领用的账册来,只说时候不急让她先看着。若有不懂之处可来青台阁寻她问问。
在叶府时,吴氏并没有教过她管家理账,南栖也没有碰过账册。
上头的一串一串数字看着她眼生,之前还能得夫子教导时她学过数算,如今是要彻底将这本事捡回来了。
纤长卷翘的睫羽颤了颤,垂了下去,日光落于上头打下一片小扇子似的阴影。
她抿了抿唇瓣:“不急,用过午膳后再拿去书房吧。今日起的早,我先回去歇会儿,到了时辰你唤我。”
小憩了会儿后用过午膳,南栖便去隔间小书房内翻看账册,时不时用笔在一侧写下批注。不明的地方亦会用朱红色圈起,注落下何处不明。
她无疑是聪慧好学的,许多东西稍加细想再加上旁人提点便能明白。
就这般沉浸进去直到日落了西山,绿墨提着大食盒从外头钻了进来。见南栖还在翻着那账册她走上前去惊喜着说道:“小姐,你看,奴婢从大厨房领到的马蹄糕,桂花酒酿圆子。”
“真是奇了,往常这些甜粥糕点向来没有栖迟院的份,奴婢以为这回也是一样。谁知道本闲着无事去大厨房看看晚边的菜色却被里头的人叫住了,叨叨着栖迟院有三日的糕点分例没有领了,今个赶巧了这两样都正好做好,还是热乎的呢。”
绿墨便说着便打开了食盒,将牡丹纹彩绘小盅并青木缠枝小碟拿了出来,前个里头盛着桂花酒酿圆子,后边儿那个装着马蹄糕。
南栖放下账册,唇边扬起,绽开淡淡的笑。
她心头有暖流淌过,她这的院子三餐分例皆从大房的大厨房出。此事会是谁所为,只消想一想便知道了。
冬已走向末,风拂湖面而过,春水泛滥,饶是她,也难以控制那怦然跳动的心。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谁能逃得过?
大房的静音阁内,大夫人崔氏坐在主座上面色却不太好,她看着手中的书信拜帖。
一旁的崔嬷嬷见状递上一盏信阳毛尖问道:“夫人,可是出了何事?”
崔氏放下信纸叫她也看看,叹了口气接过那盏茶饮了一口。
还不是我家涟漪这孩子,你可还记得,我那大嫂有个嫁给卢家四郎的亲姐妹,她生的那姐儿嫁人了,如今丧了夫。
涟漪竟带着她这个表姐要来咱们这小住,还是先斩后奏,瞧着时候这会儿怕是坐船要靠岸了。你差人去找大公子,二公子,若寻不到人或不得空,就去国子监寻四公子,不管如何都得寻到一个,去码头那接涟漪姐儿回府。
崔涟漪是崔氏的小姐下嫁后生的女儿,时运不好父母皆双亡,崔家怜她可怜将人带回府改姓崔,养在大夫人崔氏的大哥大嫂膝下。
自幼便同大夫人感情极好。
第44章 下马威
崔嬷嬷放下手头事, 让院内三个小厮找门房要马脚程快些分头去刑部寻大公子,大理寺寻二公子,国子监寻四公子。
还特地嘱咐了一定要去码头将人亲自接回来。
萧家三位公子在外头公干忙碌时崔氏甚少寻事, 是极其合格的当家主母。如今为了崔涟漪入临安回府一事, 她要给其足脸面,特意派了院内人去寻三位郎君。
足以见崔涟漪在她心里头的地位。
刑部事忙, 管天下刑名久了,连门边看守的侍卫都满身肃杀血腥之气。依着规矩办事,此刻需得慢慢等着里头大人们商议事毕再通传,绕是崔大夫人跟前的小厮也不敢坏了规矩,只得焦急在日光下踱步, 任由汗水从面上淌下。
去大理寺寻萧衍的小厮亦吃了闭门羹, 问清楚后才知道萧二公子今早便因公出了城门, 除却贴身下属不知其去向。只得待人回来后才能通传。
只有在甲等书室看见贴身书童云礼在门边冲他招手的萧铎向上头讲学的教习告了假出来后, 听闻了家中嫡母让他去码头边接涟漪表妹的消息。
向来守礼面容清隽的公子此刻蹙起了落拓的眉,他以为有什么十万火急的消息,叫他出来便是为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