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我无心霍霍天下(148)

作者:纵风流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齐滺恨不得翻白眼。但想到穆怀安说出的话,齐滺还是按下了想将萧楫舟揍一顿的想法,问道:“穆怀安说的是真的?昌黎韩氏真的有晒盐法的配方?”

萧楫舟摇头:“不好说,但这些年来关东的海盐确实都出自昌黎韩氏的手中,只不过他们用的是不是白先生留下来的晒盐法就不好说了。”

齐滺不解:“渤海那么一大片,周围能和昌黎韩氏比肩的世家也不少吧,更何况关东还有黄海临海,为什么海盐竟然能被昌黎韩氏垄断?”

“价格低。”说到这里,萧楫舟的眸色也逐渐沉了下去:“几十年前,昌黎韩氏的盐价格确实很低,当年昌黎韩氏就是凭借价格战,让整个渤海沿岸的盐价都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准。再加上后来渤海出现了海盗,海盗到处烧杀抢掠,还会去岸上盗盐,搞得渤海沿岸的世家都放弃了卖盐。”

齐滺几乎倒吸一口凉气。

古代的盐从来都是暴力,盐税有的时候甚至能比农田税都要高。

大梁建国之初没能掌握在中央手中,导致盐业的买卖都在各方贵族手中。没有了各级官员的层层盘剥,又顶着世家的名头,世家卖盐应该比中央更暴力才对。

这样暴力的行业,昌黎韩氏竟然能打得同行毫无还手之力,可想而知,昌黎韩氏的制盐成本有多低。

齐滺几乎敢肯定:“白先生留下的晒盐法是否在昌黎韩氏手中我不敢肯定,但昌黎韩氏手中肯定有更加先进的制盐法。”

除了技术更加先进、成本更加低廉,齐滺想不到别的办法,能让竞争对手直接干不下去。

萧楫舟若有所思地点头:“我记得父皇曾经说过,这些大世家的手中肯定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白先生留下来的东西,不然有些地方没办法解释。”

“只是白先生留下的东西都有什么我也不清楚。今日若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原来世上竟有晒盐法这么一样东西。”

齐滺:“……”

倒是忘了,史书上明确写过,梁景帝萧百川不是世家出身,他的家族是从他父亲成年后才开始发迹的,就连萧百川的父亲,年轻时也不过是一个无名小卒。

史书上甚至还记载过,萧百川的母亲叫做“苦桃”,一看便知是穷苦大众家的女儿。萧百川后来也找到了自己的舅舅,结果那位老人家见到萧百川的第一面,说的就是大外甥啊你都成皇帝了能不能给家里的孩子一官半职。

所以,在北晋时期还籍籍无名、甚至连祖先都不一定知道是谁的萧氏皇族,可能除了水泥与天罚之外,就不知道些什么了。

也就是说……齐滺一脸心痛:“可能还有别的世家,手里掌握着些其他的东西?”

萧楫舟点头:“父皇说那是必然的。沿海的世家总能造出更厉害的船,有些地方的水稻收成就是比其他的地方好,有的世家卖的糖更便宜……父皇说,这些可能都是因为白先生留下了些什么东西。”

齐滺:“……”

齐滺苦着脸:“你就祈祷他们手中的都是这些也就能赚点钱的东西吧。不然哪天哪人给你送个炸/弹/手/榴/弹,咱们就可以一起玩完了。”

齐滺扶额:“不知道这位仁兄讲不讲基本法。”

“基本法?”萧楫舟喃喃,“这是什么?”

“一种玩笑话。”齐滺摆摆手,不在意地说道,“就是曾经出现过一种言论,说如果有人像我这样穿越了,那么在古代不可以造出热/武/器,以免让世界陷入不必要的战火,除非他穿越的时代已经制造出了热/武/器。”

热/武/器这个名词无疑是陌生的,但联系一下上下文,萧楫舟几乎瞬间就明白了:“你说的热/武/器,指的就是天罚?”

齐滺点头:“差不多吧。”

萧楫舟:“那你可以放心了,根据传闻中说的,白先生只有在北晋太祖出事的时候降下过一次天罚。”

齐滺默默地松了口气:“看来这位仁兄很讲基本法,这我就放心了……不对,”

齐滺突然抬起头,问了萧楫舟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些内容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曾经说过,池氏大齐建立的时候,为了避免天下百姓将白先生当成仙人、将白先生一手建立的北晋视作正统,因此封存了白先生的所有资料,就连那些被白先生制造出来的东西都被通通禁用。”

“世家贵族知道,是因为他们的家族可能在那时就已经存在,所以留下了只言片语。那你呢……你和你的父亲,是在什么时候知道白先生的事的?”

萧楫舟一愣,好半晌,萧楫舟才喃喃自语道:“……我记不得了……好像是……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