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不想当女帝/尚公主(269)

赵瑾何止担心,她生怕如今朝堂的走势一发不可收拾。

“陛下既然让殿下担此重担,自然是信殿下有这样的能力,”唐韫修说着,抬眸看向赵瑾,“我也信。”

“殿下的本事,远胜于我见过的大多数男子,包括我自己。”

作者有话说:

第124章 祭祖大典

唐韫修说这句话时一直看着赵瑾的眼睛, 他见过许多人,唯独是当年茶楼上惊鸿一瞥难以忘怀。

“殿下想做什么去做便是了。”唐韫修说。

这时间如赵瑾般的女子,万里挑一也找不到, 他这情人眼里出的何止是西施。

祭祖大典当日, 阴雨连绵,天空灰蒙蒙,如同笼罩了一层看不清的纱一般。

太庙在皇宫东南侧,隔着一堵围墙,便是宫外。

赵瑾一早便穿戴整齐, 今年不比往年, 她的服饰佩戴上华丽了不少, 身为公主, 在穿衣打扮上的限制比寻常人家更小, 她身上的长裙接近明黄色, 用金银色丝线绣着五彩凤尾, 发髻上别着玉簪,更是难得戴上了步摇。

身边紫韵亦步亦趋替她撑着伞, 周围小太监跟着,身边更是由诸位大臣围成了一圈。

站在高处, 往下看, 人似乎也在雨中变得密密麻麻起来。

“殿下,吉时将到, 该开始了。”贺尚书在一旁提醒道。

赵瑾往后看了眼那些心思不一的官员,还没动,便听见外面忽然传来些吵吵嚷嚷的声音。

太庙离宫外并不算远, 外面特别大的声音也会传进来。

雨小了些, 蒙蒙细雨, 便也让外面的声音变得更加清晰突兀。

“女子当政,我朝当亡!”

“恳求陛下罢黜华烁公主!”

“女子不可当政!”

“……”

赵瑾顿了一下,没有下一步动作。

旁边的礼部尚书默默擦了一下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

很快就有人来报:“启禀殿下,都是京中的读书人,有些应当还是举人。”

举人啊。

赵瑾倒没有遮遮掩掩,她说:“既是读书人,说明日后还是想参加科举的,出去同他们说,现在离开,本宫既往不咎,若是冥顽不灵,便一个个记下来,取消科举资格。”

“殿下不可,”说话的是吏部尚书,“外面都是我朝未来的栋梁之材,殿下如此作为,岂不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赵瑾眸光扫过去,淡声道:“我武朝地大物博,每每赶往京中赴考的读书人几何?每年考上的又有几人?我武朝的未来若真只能靠外边这群只会喧哗取众之士,诸位不如早日摘下自己头顶的纱帽,将位置让给他们。”

本来上班就烦。

赵瑾的怨气几乎可以将游荡在太庙的孤魂野鬼吸引过来。

吏部尚书被赵瑾这么一说,甚是不服气想再说句什么的时候,便又听见赵瑾缓缓补充了一句:“还是说,诸位希望本宫好好查查,为何会有人在今日到太庙闹事?”

这句话问出,靠近她的不少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

华烁公主仿佛像是变了一个人般。

看得出来她心情不好,但这嘎嘎乱怼的姿态,还是将在场的人吓了一跳。

不多时,外面的声音终于消停了,赵瑾踩着台阶一步一步向上走,再往下看,远处的人竟然都显得几分渺小起来。

身边宫女恭恭敬敬递上了香,赵瑾在烛台上将香燃起,随后对着祭坛,最上面供着武朝开国皇帝武□□的牌位,后世称之为“帝神”,在武朝人眼里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其他依次是接下来的各位皇帝,最靠近赵瑾的,是她素未谋面的父皇。

听说她这血缘关系上的爹在位的时候没干几件实事,等他病重时,当时的大臣们已经是迫不及待扶持皇子上位了,几个最有希望的皇子之间明争暗斗个不停,最后还是现在的皇帝登上了这个位置。

赵瑾自然不曾亲眼目睹这一切,但光是这真真假假的听说,就已经足够让人明白皇位之间的争夺有多刀光剑影。

绵绵阴雨,香轻燃着,没有灭,反倒是赵瑾将香插上去时,不知哪里来的风,一下子将烛火吹灭了。

“……”

祭祖大典,烛火熄灭乃不详征兆,寓意祖宗发怒。

往后几步台阶上,贺尚书冷汗真的滴下来了。

赵瑾神色不变,一个眼神扫过身边的宫人,对方忙又将白烛点燃上。

在这一步,赵瑾不慌不忙,紧接着回到拜位,此时礼部尚书高声:“奏乐——”

绵绵阴雨间,《平乐章》缓缓响起,赵瑾依照皇室的标准,行三叩九拜之礼,这会儿的礼仪姿态,是处处挑不出毛病来。

曾经觉得赵瑾这个公主在礼仪方面吊儿郎当的太傅等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