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真的不想当女帝/尚公主(146)

就算刺杀之人是一身山贼打扮,但这么多人,偏偏就是死了犯人,这背后的牵扯,就算是傻子,也能想到一二。

黄大人死也不会想到,自己口风再严实也无用,正如唐韫修之前警告他的那样,只有死人才能真正保住秘密。

消息传回到临岳城时,赵瑾与唐韫修听到时并没有惊讶。

赵瑾:权谋小说诚不欺我。

唐韫修:“殿下若是喜欢临岳风光,你我可在此处多住些日子。”

赵瑾表面上:“听驸马的。”

心里:远离朝堂之争。

等何大人等千辛万苦回到京城,将要论功行赏时,皇帝从何大人手中收到了冤种亲妹妹的手写信,

这歪歪扭扭又莫名透着一股行云流水气势的字,是出自赵瑾没错。

赵瑾这字,属于是模仿也很难达到这种鬼样的程度,皇帝花了些时间去拜读华烁公主的大作,看完了之后,长篇大论里面,他就看出了这样一个意思:

“皇兄安好,妹妹要去远航啦!”

“……”

“混账!”皇帝将信一把拍在桌面,气到立刻站了起来。

“陛下息怒。”何大人不明所以,但还是先跪下了。

皇帝:“……”

这时候,他终于不得不怀疑,这个妹妹生下来是不是上天送过来添堵的?

正因为何大人回来了,皇帝也就可以从他口中听见自己妹妹在临岳的所作所为,不说一模一样,简直就不是皇帝印象中的赵瑾。

皇帝不信邪,又召来了罗太医,罗太医沉默片刻,最后道:“公主殿下的医术,在臣之上。”

皇帝:“……”

原本只当所谓华烁公主被掉包一类的谣言是鬼话,现在想想,他可能还是要适当考虑一下,这个妹妹到底是不是他的废物小点心妹妹。

帝王多疑,在得知自己妹妹这么多年来背着自己懂这一身医术时,他便有所察觉,“来人,将徐太医请来。”

随后,他冲刘公公招手,刘公公俯身,片刻之后领命而去。

没多久,徐太医来了,罗太医一直没得到要自己退下的命令,所以也还在原地站着。

徐太医也不明所以,看到同僚就站在一旁,彼此眼神中都闪过迷茫。

“微臣参见陛下,”徐太医行完礼,又试探性问了一句,“陛下可是身体有恙?”

皇帝面无表情,他这哪里是身体有恙,是心里有恙了。

“徐太医,你等等,朕有事吩咐于你。”

徐太医领命,却始终看不明白皇帝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直到御膳房来了人,徐太医与罗太医看着御膳房的人端来了整整齐齐的一排汤。

确实是汤,其实许久之前,皇帝也没有那么喜欢喝汤,这习惯似乎还是十几年前,年幼的华烁公主培养起来的。

那孩子有事没事就拉着她日理万机的亲哥喝汤,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徐太医,罗太医,你们给朕尝尝这些汤,看都有什么问题。”

御膳房的人还没来得及出去,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直接腿软跪下了,大声嚎着:“陛下,我们御膳房可不敢在汤里动手脚啊!”

皇帝:“……”

片刻,刘公公开口:“殿前失仪,还不赶紧出去?”

如果不是陛下现在心里想的都是华烁公主的事,这个小太监少不了一顿皮肉之苦。

徐太医与罗太医至此还不明白陛下的意思,但陛下让他们尝这汤有没有问题,想必不是觉得汤里有毒。

两人分别将汤都尝了一遍,细细品味里面有可能添加的药材或者其他东西。

皇帝问:“可是看出来什么?”

罗太医先拱手作揖:“回禀陛下,恕臣愚昧,这几盅汤里有加入灵芝、人参、三七、天麻等名贵药材,分别有治咳嗽、心悸等作用,算得上是寻常的补汤,并无不妥之处。”

然而相对比罗太医,徐太医的神情则更加晦暗不明,他似乎有话要说,但说出口时却成了:“微臣与罗太医看法一致。”

好一个看法一致。

皇帝盯着下面两人看着,片刻后道:“行,朕知道了,罗太医先行退下吧,你赈灾有功,朕允你回家休息几日,陪陪家里人吧。”

平白无故掉下假期?

罗太医有那么一瞬间嘴角不太受控制,但他很快想起来,这是在御书房,前面还是皇帝呢。

“臣谢主隆恩。”

罗太医出去后,刘公公也被打发出去了,里面便只剩下皇帝与徐太医。

“好了,如今没有其他人了,徐太医,给朕说说,你方才发现了什么?”

徐太医低头:“启禀陛下,微臣学识浅薄,但家中有不少医书,臣年少时看到有一本是说饮食医学的书,里面有个词叫做‘以食代疗’,意思是通过药膳来治疗疾病,微臣自从入太医院以来,为陛下诊治,这几年陛下的身体亦有好转,臣从前还觉得侥幸,今日看见这些汤,才明白何为食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