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动用钱财征集能人?这也行。”安临琛眼带笑意,钞能力也行,只是希望他钞票到位,得到的结果能与之成正比。
“是超——能力,超级的超——”小云将语调拉得老长,强调起某人理解错了的字。
这次安临琛的才正视起来。
他脸上的笑意收敛,严肃道:“对你会造成影响吗?”
小云骄傲:“那自然不会,不就是造个物件嘛。”
他在自己的世界里生成个没有思维的死物,能浪费几个能量。
“我可以造个嗯……机器。比如,把银锭扔进去,它就能变成银币,或者把铸好的银币扔进去过一遍,就可以给银币加层神奇buff,比如可以布灵布灵变色什么的;这是靠我给予的规则完成的,人力不能及,自是无法造假。”
“你觉得怎么样?或者你想要什么样子的?”
小云期待的眼神让安临琛不忍心拒绝,但到底没有当场就答应下来。
若工匠们的防伪手段够用,那就不必小云浪费的能量了;且目前距离真正银币的出现还有一段时间要走,完全不急于这一刻。
他哄了哄人,看对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这方面,才松了口气。
太和五年六月十二日,朝会后,户部和一些重臣被一齐留了下来。
因为交给银作局打造的银币,已经做好了几个版本。
既如此,自然要开始考虑新币的发行了。
新的货币体系想要发行,那现有的政策自然要微调改动。
这不是安临琛擅长的领域,但是,他有人能用啊。
安临琛愿将之称为——秃头转移术!
即:要秃,秃他的大臣们,他是绝不会为了忙政事,牺牲掉自己这头秀丽黑亮的长发的!
他心安理得地摇了一帮子大臣过来。
上首座位上,安临琛见人来得差不多了,直截了当地开口提了主题。
“辛苦众位爱卿,今日召诸位前来,确有大事相商。”
皇帝此话一出,不少人头皮一紧,肾上素开始飙升。
他们陛下的‘大事相商’,那通常都是真·大事啊!
想想为火器亲征、想想废除贱籍、想想土地改革……哦,还有那些废人的学院、奇怪的条例!
安临琛这次的要求简洁,没有过于石破天惊:“朕想要在如今的货币里,发行一种新的货币,以遏制如今的各种碎银熔铸乱象、减少火耗。”
这话让下面不少人陷入了思考状态。
建朝伊始时,大锦百业待兴,朝廷对于金银等硬通货物的储备并不算多充足;不过彼时的百姓对于官方信任度不足,以物易物屡见不鲜,粮食比钱财更吃香,倒也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流通钱币不足’的窘境。
钱文耗损问题暂时没被注意。
如今五年过去,大锦上下基本都已被理顺,朝廷框架愈发完善,底层官员更是经历了两次大换血。世道日渐安稳,金银的流通性也高了起来。
如此看来,倒确实是发行新币的好时机。
陈达是最先眼睛亮起来的官员之一。
像他这种管了大半辈子钱的老油条,钱币过手的数量之巨是常人无法想象的,自是非常清楚其中耗损之巨。
每每看到报告册上那些积少成多的巨额亏空数量,他都觉得无比心疼。
这还只是记载在官方数据中的,若放眼民间,金银的损耗更大。
之所以会产生这般损耗,便是与现今的交易方式有关。
现在人们交易之时,铜币还好,按数点清就是;但用银子结算的,就很难一次到位了,银子会被剪下分割。
涉及到银两结算的买卖都较为复杂——比如一样物品四两三钱,买家拿出五两的银锭交于商家,商人们会用银剪子剪下所需重量的白银,而后用戥子秤称完,再归还剪下的碎银。
而交易完产生的散碎银角子,会被人们按进蜡丸里保存,当积攒足够多时,就会找铁匠重新铸熔成银锭。
这些过程中,剪切时的磨损、手工打制的不到位、民间的私铸的参差……通通都是损耗哇!
陛下这个准备发行新币的政策,正正戳到他心窝。
陛下和他,果然可称一句君臣相合,可真是心有灵犀~
总算感受到了自己在陛下心中分量的陈达,面色红润眼神晶亮,赶在一帮人之前率先出声道:“陛下,可有新币模板可看?”
此事陛下既已提出,估计这些已经准备好了。
果然他的话一出,就收到了回复:“确有,麦冬。”
麦冬公公抱着个托盘走了下来,人人开始伸长脖子。
正是之前安临琛去银作局要求铸造的银元。
为了这新银元,内廷银作局根据皇帝给的资料,历时将近一个月才雕琢出数枚合格的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