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皇后拍拍她的手,捏了一下,“母后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没老,听得真真切切,不用你再三强调。”
德清公主急得都快哭了,“不是的,母后,刚刚儿臣还有话没说话呢,哥哥他其实……其实……”
皇后美眸猝然凌厉,将德清公主余下的话统统逼了回去。
赵慎见状,便猜到是德清在背后说了什么,私心里,他希望母后能接纳陆云舒这个人,但不希望她用权力插手自己的事,“母后,儿臣想起来府里还有些事,就先带云娘下去了。”
陆云舒如蒙大赦,顺着赵慎的意思向皇后行了一礼,“民女告退。”
皇后娘娘明知他二人是故意逃离,却没有阻止,只是等人走远了,才瞪着德清公主,“你呀你,简直糊涂,你哥哥的婚事岂能儿戏?”
“但是哥哥真的很喜欢她。”德清公主很委屈,“母后,婚姻之事讲究的不就是你情我愿吗?既然哥哥喜欢,云娘也有意,何不干脆成全他们?”
“你的婚姻可以随心所欲,驸马可以是任意一个你喜欢的,但你哥哥不同!”顾及公主府里人多眼杂,皇后刻意压低了声音,却仍止不住的激动,“你哥哥是燕王,是圣上的嫡子,甚至是未来的……他的正妃,必须是名门望族的嫡女!”
皇后所言句句在理,德清公主也不是不懂其中的利害关系,“可是母后,您中意的燕王妃,未必就是哥哥中意的,就像当年外祖母中意的人选,也不是您……”
德清公主话未说完,等来的就是皇后一记耳光,“你住口!”
提及往事,皇后愤怒之余,更多的是恐惧,“这样的话,以后不准再说了,今日……本宫就当什么也没听见。”
尽管呵斥了德清,回宫以后,皇后还是免不了回想起这番话,不知不觉的,又想起了许多年前,良久之后,轻叹了口气。
翌日晨起,皇后终于妥协,决定在早朝时向圣上提议,为燕王赵慎纳妃。
第44章 争娶
此话一出, 皇后身边的女官不禁侧目,“娘娘,您当真决定好了吗?此事是否要同殿下商量一下?”
燕王赵慎向来说一不二, 婚姻大事更容不得旁人替他做决定,女官见皇后语气笃定, 便低声提醒了一句, 岂料皇后一反常态道,“不必了,婚姻大事自古以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何况他生在皇家,凡事身不由己,答应纳那个平民女子为侧妃,已是本宫最大的让步了。”
女官还是有些担忧, “殿下性子刚硬,咱们贸然替他请旨求婚,万一惹得殿下不喜……”
一般人不知道,但她身为皇后的贴身女官, 是看着赵慎长大的,又怎会不了解赵慎的性子。
“哪有什么不喜的?本宫瞧他一个劲儿地维护那女子,可见在他心中那女子分量不一般, 但她的出身着实配不上阿慎,又常年在外抛头露面地做生意, 即便是本宫愿意接纳她,圣上也不会答应这门婚事。”
一开始她打算装傻充楞,让赵慎认陆云舒做义妹, 如此也断绝了她们之间的可能性,但德清那一番将说未说出口的话, 让她想了整整一夜,这才想到这个两全的法子。
“……想当年,本宫嫁入皇城,也是父母之命,帝王赐婚,没人问过本宫是否愿意,最后日子还不是很这样过了。”
女子一生全系在丈夫一人身上,不管丈夫是好是坏,嫁了就得和这个过一辈子,没有选择的余地,但赵慎不同,他是男儿身,更是大晋的未来,如今三妻四妾,将来三宫六院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多一个陆云舒,少一个陆云舒,又有什么区别?
与其棒打鸳鸯,不如顺水推舟成全,也好稳住赵慎。
只是皇后没想到自己这所谓的两全之法,会在朝堂上引起轩然大波,就在她刚提出为赵慎纳妃时,朝中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不可!”
异口同声的赵慎与赵玄珩对视一眼,顿时火花四溅。
赵玄珩抢先一步上前,“禀圣上,微臣有一事想向圣上讨个口谕,正好与皇后娘娘口中所说之事有些许关联。”
“哦?”珠帘后传出一道沉稳威严的中年男声,“莫非,贤侄所求之事,也和这个女子有关?”
赵玄珩微微一笑,“圣上英明。”
“父皇!”事关陆云舒,赵慎又一次慌了神,急忙开口道,“云娘并非官宦之后,无权无势,毫无根基,她的婚事也动摇不了朝局,就不劳父皇母后费心了。”
在他心里,陆云舒是值得他三书六礼明媒正娶的女子,怎可做妾?当然,嫁给赵玄珩也是万万不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