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最玩得来的,还是薛忠宝和李士杰两个,刚离京的时候还时常跟他们写信,他游学的两年,居无定所写得少了,但一直没断了联系。
景年带着人,先去了自家原先住的那个小院。
那个小院还没卖,家里不缺这点儿银钱,只是没人住,显得有些破败了。
眼前熟悉又陌生的小院儿,让景年心生怀念,那会儿他们一家人还住在一处,有时会觉得阿娘太唠叨,阿姐总管着他。
可如今阿爹阿娘回了乡下老家,两个姐姐皆已嫁人,家中只剩阿兄和他。
“站住!什么人?!”侍从的声音打断了景年的思绪,他转过身,看见两个亲随盯着院门口探头探脑的年轻郎君。
那人被吼得缩了缩脖子,看了景年两眼,迟疑道:“是年哥儿吗?”
景年一愣,从他脸上,看到了幼时伙伴的影子,可是——
他犹豫着开口:“你是……士杰?”
“是我啊!”李士杰兴高采烈地应声,冲过来想给景年一个拥抱,被松烟挡在了面前。
景年失笑:“我刚才差点儿把你当成忠宝了。”
小时候李士杰可瘦了,光长个头不长肉,瘦巴巴的竹竿一样,没想到如今再见,竟然成了个圆脸小胖子。
李士杰挠了挠,不好意思道:“嗐,这个说来话长,回头再跟你细讲。”
“好啊。”景年原本还担心多年不见会生疏,现在有话聊,让他轻松许多。
“对了,忠宝呢?怎么没见他。”
李士杰一听,冲他挤眉弄眼:“我带你去见薛胖,他也大变样,保你大吃一惊。”
活泛的小表情,让景年找到些小时候的感觉,他也笑起来:“好啊。”
几人便一起往外走,景年边走边介绍三郎和李士杰认识。
两人都是开朗大方的性子,如景年所料,聊上几句,颇觉投缘,李士杰很快就一口一个“三哥”,跟着叫起来。
景年也简单了解了两个伙伴这些年的经历,他们是商家子,没到三代,不能科举,在学堂读了几年书,字认得差不多之后便回家了。
李士杰家里有开着书铺子,偏他不爱读书,在自家铺子里待不住,趁他阿爹不注意便溜了出去,这才发现了景年一行人,跟了过来。
薛忠宝家里开米铺和酒楼,他比李士杰服管,如今被压着在家中酒楼当小掌柜,跟着老掌柜学,等着日后接班。
“我记得薛家酒楼,那个招牌烧鸡味道不错?”景年回忆道。
很大一只,十分入味儿,偶尔他馋了,就去跟阿娘磨缠,阿娘便给些银钱,让他去买来吃。
酒楼掌柜认得他,每回都会让厨房给他挑一只大的,包好让他拎回家。
“你还记得?”李士杰笑道:“他家新上的……也不算新上,上了有两年了,不过年哥儿你还没吃过,有个招牌的烧鹅,比烧鸡肥美,今儿我请客,咱们去薛胖家,好好搓一顿!”
第364章
景年见到薛忠宝,确实大吃一惊。
曾经的圆脸小胖子,如今竟瘦成了翩翩郎君。
若不是薛忠宝和李士杰两个五官差别很大,景年或许会把两个小伙伴弄反也说不定。
薛忠宝见到景年,同样喜出望外,他不好意思拍景年,拍着李士杰的肩膀说:“我请,我请客,年哥儿你想吃什么,随便点。”
“不要你请。”李士杰一抖肩膀,甩开他的手:“我跟年哥儿可说好了,今儿个我请,你呀,你回头请我们喝喜酒吧。”
景年微露讶色:“忠宝要成亲了吗?”
薛忠宝脸颊泛红,瞪了李士杰一眼,羞赧道:“还、没有,只是订亲……”
李士杰凑到景年耳边,一通耳语,薛忠宝气急,又不敢上来扒拉他,朝着李士杰使劲瞪眼。
景年听完,笑着说:“这是好事,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我喝喜酒。”
李士杰跟他说,薛忠宝同他姨表妹定了亲,小女娘比薛忠宝小两岁,还差几个月才及笄,家里人想多留她两年,先定了两个小辈的亲事。
薛忠宝笑眯了眼:“这是自然。”
他和李士杰都不是小时候只知道混玩儿的小郎了,他们如今和景年的身份地位,说是天差地别也不为过。
可景年甫一回京,便来寻他们,待他们也如儿时一般亲切友好,两人心中自然十分感动。
景年其实也担心会跟两个小伙伴生疏,好在如今见了面,发现两人只是变得成熟了,性子跟少时没有多大变化,大家依旧很聊得来。
中午在薛家酒楼,李士杰请客,大家边吃边聊,这些年的经历,有许多话好说。
景年还尝了薛家酒楼新出的招牌烧鹅,果然肥美适口,滋味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