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致于之后连着几天,他们一个个都夹着尾巴做人,甚至不敢私下里跟联络怀王,更遑论在朝上为怀王说话了。
赵洋被困在怀王府里,每日有御用太医前来为他诊脉,并现场开药方。
对外宣称是治疗癔症的药,只有赵洋知道,这药会让他浑身酸软无力,连起身的力气都没有。
身边有弘明帝派来监视他的内侍,他连联系拥趸的机会都没有,只能瘫在床上发霉。
久而久之,霉菌钻进脑袋里,赵洋逐渐变态了。
半月后,据怀王府隔壁的某位老大人称,每当夜晚降临时,总能听到隔壁传来阴森森的笑声。
那笑声不男不女,犹如鬼魅索命,扰得他们一家夜不能寐。
一传十,十传百。
消息传进弘明帝耳中,他对着大臣的问安折子沉默良久,派太医院院首走一趟。
院首一来一回,怀王彻底坏了脑子的消息瞬间席卷整个京城。
......
彼时苏源正在船舶司跟王一舟学雕刻。
赵琼的生辰快到了,他打算刻一艘袖珍版远靖舟当做生辰礼物送他。
苏源被弹劾后,两位主人公极有默契地再未碰过面。
赵琼勉强也算他看着长大的,生辰当天还是得有所表示。
至于礼物,只能着人偷摸着送去,不惊动那些个头铁嘴毒的御史就行。
听到赵洋的消息时,他刚刻好船头,趁休息时间喝口水润润嗓子。
王一舟把这事当成笑话说给苏源听,苏源好悬没一口茶喷出来。
咳嗽着咽下茶水,似不可置信:“真假的?”
王一舟摊手:“反正外面就是这么传的,估计八.九不离十。”
“左右和咱们无关,做好本职之事就好。”苏源轻描淡写道,重又拿起木料和刻刀。
实际上一心二用,一边刻船,一边想着赵洋的事。
当得知赵洋突发癔症,苏源是喜大于怒的。
至少弘明帝知道了赵洋的狼子野心,日后他们再不必再防火防盗防赵洋了。
这半个月,苏源小日子过得美滋滋,精气神肉眼可见的变好。
有弘明帝派去的人盯着,赵洋应当再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可他现在不确定了。
赵洋韬光养晦多年,不知费多大力气笼络朝臣,组建势力,绝不可能因为一个莫须有的癔症放弃争权夺位。
所以赵洋是否真坏了脑子,这一点还得打个问号。
苏源揉揉眉心,总之防备着些准没错。
不止苏源,弘明帝也是这么认为。
他面无表情看着赵归呈上的投靠赵洋的大臣名单,眼中尽是深莫如讳。
“派人再去试一试,确保万无一失。”
赵洋最好是真坏了脑子。
倘若这一切只是迷惑外界的手段,他不介意手刃逆子。
他膝下的皇子拢共有十五个,死了一个赵进,不介意皇陵十里外的土坡上再多一具棺椁。
赵归领命而去,很快又回来:“启禀陛下,微臣派人轮番上场试探,怀王殿下的反应与患有癔症的人无异。”
弘明帝沉默良久:“朕知道了。”
知道是一回事,信不信又是另外一回事。
好在赵洋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控之中,眼下更紧要的是如何处置名单上的这些人。
这些官员和周御史一样,明面上站中立,或是一副支持太子的嘴脸,谁也不知他们真正的主子是赵洋。
吃里扒外的东西,朕如何放心让他们占着朝中的重要职位?
手起笔落,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弘明帝就已决定了这批人的去向。
......
苏源对将要发生的大规模官员调动事件一无所知。
他在船舶司待了大半晌,将远靖舟刻出大致的轮廓,还没来得及细化,下值的钟声就已敲响。
把没刻完的远靖舟放进暗格里,再小心翼翼锁上小锁,这才顺着人潮离开船舶司。
途径大理寺,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苏源似有所觉,撩起车帘看向外边。
为首的那个是大理寺右少卿岳坚,他身后坠着十几个骑着马的官兵。
官兵呈环状分布,中间是数个囚笼,里头关着被缚住双手的犯人。
走在最前面的犯人是个形容富态的中年男子,他一脸的有恃无恐,扯着嗓门骂骂咧咧。
“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竟敢把本大爷抓来大理寺,就不怕太子殿下迁怒你们?”
“我侄女儿可是太子侧妃,为太子诞下了三皇孙,要是本大爷有个什么万一,你们一个都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