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想一下,如果吴攸真的那么心怀百姓,早在瘟疫横行时,就该上书分享自己的“经验”。@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但他没有。
瘟疫停歇两年后,他才突然想起上这份奏折。
颜王敲了敲桌面:“我认为他推行火葬,并非如他所说,是为了对抗瘟疫,而是有别的目的。”
颜王道:“我让人查了吴攸推行火葬前后的行踪。虽没有什么文书记录可以佐证,但大体能确定,此人在上折子前后都离开过京都,去向不明。”
离开过京都?去向不明?顾长雪微微蹙起眉头,正想再细问几句,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抹从窗外一掠而过的淡色。
那是一只飘飘悠悠的蝴蝶,翅膀没什么繁复的纹路,体型不比恼人的飞蛾大多少。明明普普通通,却毫无道理、蛮横地抢走了顾长雪和颜王的全部注意力。
浅黄色的。
蝴蝶。
顾长雪紧盯着窗外,破天荒地伸手,主动攥住颜王的手腕:“昨夜在山重村,也有许多蝶蛾围着火把乱飞。”
夜色晦暗,蝶蛾的翅膀被橙红的火焰蒙上一层暖色,他们并未在意。
“那些蝴蝶,都是什么色的?”
浅黄色的蝴蝶并未意识到自己正被大顾朝最尊贵的两个人类注目着。
它似乎在与风中小雪起舞,带着顾长雪和颜王的视线左摇右摆。
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它蹁翩跹跹地飞跃无数人的头顶,许久后,才终于收拢了脆弱的蝶翼,抖动着伶仃细脚,栖息在一个肩头上。
顾长雪和颜王几乎同时开口:
“那是谁?”
“吴虑。”
“吴虑。”颜王又重复了一遍,看向顾长雪,“吴攸收的义子。”
颜王垂下眼睫:“香油呢?”
顾长雪默默拨开小灵猫的颈毛,封存完的瓶子展露出来。
一切的真相都明悟了,所有的珍珠串连成线。
“你早上才换过绳结,香油瓶没被拆过。”顾长雪严谨地抠了下字眼,加重咬字道,“【这瓶】香油瓶没被拆过。”
颜王向身后示意了一下,立即有一名玄银卫呈上一本老旧的县志,是他们方才去查阅线索时,一并带来的。
县志里记载了山重村的过往,还有某些地域特产。其中一页提到:
【山重村在丘陵环抱之中,古来便因道路难行,与外界隔绝。】
【第一个找到山重村的人,是一名迷路的游方大夫。】
【他寻路多日,饥渴交加。濒临昏迷之际,下意识地跟随一种浅黄色的蝴蝶,想寻找干净的水源,却发现了这片世外桃源。】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夫得到了村民救助,怀抱着感激之心,为此村命名为“山重村”,将这种生活于山重村的浅黄色蝴蝶,命名为“花明蝶”。】
颜王抬起眼,越过重重人群,望向街道尽头,随着人群一齐远去的吴虑。
花明蝶生于山重村。它是怎么冒着大雪,越过重重山岭,飞过集镇,掠过他们眼前,落在吴虑肩头的?
又是怎样飞跃更远的距离,出现在京郊军营的小树林中,被小灵猫捕捉住的?
“捋捋思路?看我们想得一不一样?”小皇帝投来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并未隐藏的算计,透着狡黠,颜王瞥了对方一眼,用沉默代替应允。
“首先。来自山重村的花明蝶,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飞跃这么远的距离,又那么恰巧地出现在你的军营里,出现在吴虑的肩头。”
景帝揉了下怀中小灵猫的头,对比对方刚刚踹自己的力度,这绝对是对小灵猫意外破获关键性证据的嘉奖。
“吴虑身上带着某种能吸引花明蝶的东西。他去过军营,今天又来到这里,花明蝶追随着他身上的这种东西,才远离山重村,出现在这两个地方。”
这东西是什么,已经不用多言了。
顾长雪拨了下小灵猫颈毛间的小瓶:“引蝶香油,香飘引蝶。花明蝶受到香油的吸引,所以一路追随着吴虑的脚步。”
“但此香仅有一瓶。”颜王低而沉稳的声音接过顾长雪的话,“制香的商人在去年才研制出这款香油,并且仅卖了一瓶。那一瓶已经被用光,小灵猫身上的这瓶,就是世间唯一仅存的一瓶。”
“——除非这位西域商人还做了额外的香油,留备自用。”顾长雪看了颜王一眼。
“吴虑在山重村为毁堤泄洪做准备,却被这位西域商人撞破了‘好事’。匆忙之下,他杀人灭口,却不慎弄碎了商人留备自用的那一瓶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