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许世风华没听清,望着他问道。
左扶光扯出一个虚伪的笑容,想到今天收到的“礼物”,便仰头说:“我是说,谢主隆恩。”
也正是从那天开始,“保守”与“善良”离他远去了。
想到自己一次次被蜥蜴人追杀,想到南洋王遇刺、镇北王遭罪,想到母亲差点沦为教坊司的妓女,如今的左扶光只有一个目的。
他牺牲了个人情感,像父亲一样放弃了自己爱着的人,踏上了主宰命运的血路。
这条路注定不再平凡,即使过去众人笑他纨绔,如今朝臣嘲他趋炎附势,他亦坚定心中所想——不要再做砧板上的鱼肉。
左扶光要成为那双拿着刀的手,执掌生死。
像皇帝一样。
第一百三十七章 乌藏王庭未婚王子只剩加措一人
三年后。
早朝鸣鞭,旭日东升。
众臣踩着汉白玉石阶,低头迈步赶往正殿。
忽听一个小太监尖声唱和道:“迎——驸马都尉,雅国公——”
只见不远处的御道上抬来一个轿撵,声势浩大,所有人都只能退到两边避让,低头行礼。
轿撵上坐着一个盛气凌人的年轻男人,身穿御赐黄马褂,一张俊朗风流的面容上布满傲气,正是左扶光。
封小靠着墙,眼睛看着地面,嘴却没闲着。
他用余光瞥了一眼旁边站着的冯俊才,悄悄说:
“也不知道他有什么好得意的,不就靠着讨公主欢欣,攀附皇上。三年之内连升四品,从一个弼马温变成国公。这条路给我我都不走!”
冯俊才如今已是翰林院内阁学士,算是承袭了部分父亲的衣钵。
冯太傅自许世风华登基以后就称病告老,不肯辅佐在他眼中违背孝道逼宫成仁的皇帝。
当儿子的在朝中也有根基,受众人举荐,成了最年轻的内阁学士。
冯俊才慢悠悠地说道:“我倒觉得他真有几分本事,我们以前都看错了人。你下的结论未免太偏颇。”
封小闭了嘴,他向来看不惯左扶光,早年间还被他欺负过,现在更是看到都得绕着走。
但不得不承认,自有左扶光参政以来,寒门学士得到了不少晋升机会,世家也被照顾得很妥帖。
左扶光八面玲珑,极其擅长权衡之术。反而是皇帝风格激进,于政事上往往过于“用力”而不妥,还差点因调兵令又掀起了内乱。
冯俊才看着左扶光的背影,续道:
“三年前南洋水患,他凭借着雅州早年洪涝的经验,主持修建堤坝。如今水患不仅解决了,下游干旱期农田还能得到灌溉,算大功一桩。”
“前年巴彦梦珂可汗朝京,名义上是要来看大许国风,实则炫耀兵力,嘲讽皇上。左扶光一招美人计轮番伺候,把可汗哄得心花怒放。”
“两月后巴彦梦珂还对‘中原女人’念念不忘,他让皇上挑了个教坊司的罪戚之女封为永康公主。自‘公主’出嫁以后,鞑靼那边一直安分到现在。”
“去年辽东内乱,是京城过去的小中军军官受不了边关苦寒,与当地驻军起了冲突,扬言是被‘逼上梁山’,竟像匪寇和辽东军对抗。”
“他们在那边势力大,临时调大中军过去又劳民伤财。左扶光倒好,让皇上下旨只要有流放到辽东边境的罪人拿到‘好汉’人头,就解了流放之刑,可以返回中原。”
“那些在艰苦之地的流放之人如同饿虎扑食,玩命也不肯放过这个机会。最后竟让余下‘好汉’们自动返回军营认错,从此就连其他三方的小中军也不敢闹了。”
“……”
左扶光已经进了殿,众人这才继续走动。
“听你这么说,他虽独揽权势,却还是做了几桩利国利民的大事。”封小咂咂嘴,“左扶光结婚以后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你说婚姻真的能让男人成熟吗?”
冯俊才脸一僵,闭嘴了。
他已经没有去自降身份参加科举了,可当初发下的不中三元不娶妻的誓言依然遵守着,所以至今也没成家。
单浩轩如今在雅州发展得不错,将来甚至有可能晋封沧晗将军坐的那个位置,连妻女也接了过去。
原本三个人在京为官,如今却只剩了冯俊才一人。未免觉得孤独,就和封小他们走得近了些。
但这也导致了他的政见在内阁不受待见,往往成为被世家之流打压的对象。
倒是左扶光偶尔会替他说那么几句话,给他解围。
所以冯俊才慢慢地也会在别人面前说左扶光的好话,即使——他依然很讨厌对方的做派。
“乌藏和鞑靼如今交好,敌不相敌而成同盟,逐渐的要吞并瓦剌了。这让朕日夜忧心,诸位爱卿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