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是在市场讨价还价那样,说得激动了,还用手肘撞了撞云秋,“何况你刚才不是说,每年会给我寄钱吗?那个不算呐?”
“银子的利钱是利钱,善济堂的盈利是盈利嘛。”
“那若是亏钱呢?”一个声音忽然问。
“我会想办法,不会让它亏的。”云秋这般答。
“天下没有只挣不赔的买卖,小云恩公。”那声音笑,众人这才意识到他好像并不是云琜钱庄里的人,一齐回头看过去,发现——
来人一席青衫坐于轮椅上,他膝上盖着张绒毯,修长手指交叠放在绒毯上,星目剑眉、长发簪玉冠,脸上挂着抹浅笑。
“林大人?!”是万松书院的林瑕,如今户部的正三品都事。
云秋迎上去,“您怎么来了?”
“近日正好在浑山镇上推行籍册改革之事,听闻桃花关挂牌,原本是想买下来重办万松书院,正在找同僚筹措资金时,却听闻已经被买了下来。”
林瑕的语气有些遗憾,但看向云秋的眼神很客气,似乎并无责怪。
“原谅我方才偷听了几句,”林瑕笑了笑,“原来是老先生要办善济堂,小云公子的想法妙,但生意还是有盈亏。”
“正巧前几日我筹措重建书院之时,寻着一位能记账撰文的人才,如今既无用武之地,不如转介绍给小云公子?”
呀。这还真是瞌睡就有人递枕头。
云秋连连谢过林瑕,林瑕却眨眨眼,笑盈盈说他这忙可不是白帮,想借了陆老先生和陈家大郎、二郎、小邱几个过去,问问他们对籍册的看法。
“还望各位知无不言,”林瑕拱拱手,“若小云公子能帮我找到桃花关上那些灰户的家眷,在下更是感激不尽。”
实际上,桃花关闹出灰户这件事,对林瑕的打击也大。
再加上韩硝、陆商之间的四十年关于医署局的博弈,让林瑕也隐约看到自己推动籍册改革的决心和外公的阻拦,相似、又不尽相似。
他也想细问问,到底百姓能接受多少、民间又是作何想。
灰户的家眷?
云秋一听这个就想到了许珍,当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正在众人说话时,门外小钟他们几个却突然跑进来,“东家,门口来了个信使,还……还带了好多东西!”
“信使?”云秋在心底笑小钟,一个信使能带多少东西。
然而等众人走出云琜钱庄后,才发现小钟并没有夸张:
恒济解当和云琜钱庄门口停了两辆板车,车上整整齐齐码着十口大箱子,而那信使恭恭敬敬将一沓厚厚的信递给云秋。
云秋眨了眨眼,一指鼻子,“给……我的?”
信使点点头,止不住地擦脑门上的汗,“是一位姓李的公子从凤翔府寄来的。”
姓李的公子?
云秋一下惊喜地瞪大眼睛,借着手中厚厚的信札,又跑过去围着那些大大的箱子连转了两圈,然后他回头、顶着红扑扑的脸蛋冲林瑕傻乐:
——谁说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他这不就狠狠赚到了?!
不仅赚了小和尚喜欢他,还赚了小和尚会给他写信、寄东西了!
天呢,他这可终于盼到回头钱啦!
第073章
吩咐点心看赏, 云秋叫人给箱子先搬到解行,再三谢过信使后,云秋宝贝似的给信札贴身藏好, 这才回去给众人继续谈善济堂的事。
小陶坚持自己并没出什么力,所以最后定下来:分红陆商还是照旧占四成, 但小陶的份减少到一成,改为云秋占大头的五成。
权责划分上,买卖盈亏由云秋负责,学堂教授由陆商负责。
等桃花关上的学堂修缮完毕, 陆商还得负责找来医学、药学各科的教授博士, 云秋则是给他们备齐所需用物。
至于之后的学堂、医馆和药局的运行细则, 可以参照万松书院来——万松书院原是庙宇, 虽为朝廷出资改建, 但后来的盈亏也全权归院长。
林瑕提了很多建议:如大宗买卖要投选, 即是由提出人陈词、书院各院长、祭酒不记名投签, 唱票半数以上才准行通过;又如书院各项学用损耗、桌椅折旧应当如何从田里出等等。
而相应的,钱庄和解当行上的众人也给了林瑕不少籍册上的建议。
只可惜, 云秋派小邱去慈云观时,许珍正巧被衙差叫走问话, 似乎是为了处理昌丰村里包大留下来的东西。
林瑕倒不急于一时,他还要引介原本准备用来做书院管事的人给云秋,之后, 应该还有好些相见的时机。
“总之, 谢谢小云公子,”林瑕弯弯眼睛, 拍拍自己的绒毯,示意身后的小厮带他离开, “晚些时候,我再送人来给你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