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之后(327)

作者:广寒宫宫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徐琰此人是有名的原学家,也是恩荫出仕,任莱芜铁冶提举司提举,到任后,即忙于创制坑冶,发展三千户,专门从事冶炼,并减免其一半租税,创立通利、宝成、锟铻三监,监下设立冶户役丁,燃炼熔铸,政策非常周全。

同时,他对于农具改进提高农作物产粮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曾经和好友多次探访乡里,发现了王祯这个大才,资助读书,引为弟子。

徐琰苦笑摇头,指着书案道:“你孟师傅(孟祺)的《农桑辑要》编写成了,他任职太常不得出京,寄过来让我给你。”

王祯大感兴趣,赶忙作揖拿来看,不想用力太大,竟然弄翻了老师一些文稿,他大惊之下赶紧顺好准备离开,却赫然发现是一本《乞骸骨书》,意思是请辞。

王祯大惊失色,顾不上避嫌,问:“老师,如今圣主临朝,老师也正值壮年,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伯善(王祯字),我也不瞒你,老夫有这种想法不是一日了。”徐琰背手叹息说:“我本来就是热爱学问之人,之前同僚多尸位素餐,既然任了官职,就不得不做好,眼看如今今上雷厉风行,是不会再缺做事的人了,我何不退居乡里专心治学,培养些如你一样的大才。”

看着爱徒还要再劝,笑道:“昔年建炎相公刘子羽也是五十不到入公阁钻研原学,他的功绩能力不比为师大,人各有志罢了。”

说罢,又走到书案前,挥笔歇下一阙,正是:

“晨起动征泽,仆整行装,马鞴雕鞍。叹聚会难亲,想恩爱怎舍,奈心意相关。是则是难留恋休掩泪眼,去则去好将惜善保台颜。便休道凤只鸾单,枕冷衾寒。他日来时,不似今番。”

王祯顿时无语,差点忘了老师还是个风流种子。

三年之后,王祯顺利入朝。先任宣州旌德(今AH旌德)县令,每年规定农民种植桑树若干株;对麻、禾、黍等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方法,都一一加以指导;画出各种农具图形,让百姓仿造试制使用。任期满后在张养浩推荐下升任户部主事,写成《王祯农书》。后人评价,本书是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

而张养浩则更是官运亨通文采出众更兼品德高尚,晚年写的《为政忠告》代表了他一生主张为官清廉的主导思想。分为三部分,就是对地方官员、监察官员、中央官员的真诚劝告。

当然后世记得他的还是其文采风流,其中《山坡羊·和世祖》更是其中代表: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其实本文所写的官员大多是元朝官吏,但在绍宋中都成了好好的汉家儿郎,南北也不复分裂。

(本章完)

第193章 番外之地府王城和帅臣

开禧四年元月,在燕京慈元殿哭了半年的武宗原配、当今皇太后吴韶驾薨,享年四十八岁。燕宫上下都知道,太后身体一向不错,如今大行,多半是被娘家气的愁的。

正史记载,吴太后临终之时,用帕子掩面,对着来看望的皇帝哭啼道:“吴家三代沐浴国恩,哀家更是被世祖亲自选为太孙妃,为后二十多年。如今家中出了这样的叛逆。有什么脸面再去见武宗和列祖列宗,皇帝若是还认我这个养母,就将我葬于荒陵之外吧。”

今上乃是宣宗次子吴王之子,因嫡系无人过继来的,以武宗帝后为父母。政治水平虽然差劲,但人品还算可以。当然不能这样做。好好为养母守灵后。还是把他和武宗赵祉葬在了同一处陵内。

到了阴间,虽然吴韶哭哭啼啼不想去王城,可是当年她和李凤娘争权废帝,又连立了两任皇帝,属于干预重大历史进程,不去也得去,考察功过。

吴韶一看到丈夫赵祉和公公赵昶就跪下请罪,道:“吴曦自称伪蜀王。但天理昭昭,就在去年,他称王仅四十一天被杀,传首九边。但是无论如何,是妾没有约束好娘家,罪该万死,实在不敢求祖宗原谅,愿意接受任何惩罚。但是两位皇儿赵垲和赵塬早逝,实在不是人力能够干预,妾虽不是他们的亲生的母亲,却也很悲伤啊。”

王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但凡干的不怎么样的子孙或者媳妇来了,哀悔知错求饶不止,除非像赵佶父子那样的,一般会得到原谅。

东汉一脉属于外戚干政的重灾区,看吴韶哭的真心实意,满心追悔,刘庄都叹息道:“算了,她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约束好娘家,其他的干得不错。深宫妇人,确实很难管住千里之外的守将,又不是谁都是吕后邓后,你们知足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