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之后(309)

作者:广寒宫宫人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有人不解道:“若说豫山,曾经是官家抗金时的大本营,军队从此过也就罢了,但绕着白河走那么一圈,仿佛有些远了,难道只是为了在属国面前夸耀武力?”

赵玖正想作答,却不料那年长夫人肃然道:“汪兄这话浅薄,当年官家为救东京,不得以二百骑兵入鄢陵诛杜充,但为此搭上了数千儿郎的性命,他们的神庙就在沿途,如今大宋兵强马壮,怎么能不让这些英魂看一看呢!”

那人脸色一红,竟是不敢反驳,喏喏道:“易安居士教训的对。”

赵玖初时还想着这夫人有见识,竟能猜中他的想法,再听得这“易安居士”四字,竟是一时间呆若木鸡,万种想法涌入心头,却是什么也说不清楚。

本来想更新新文,但不知道怎么了就写了这一篇。

(本章完)

第182章 番外之选诗

按说赵官家出井近二十年,不说别的,这脸皮总该练出来了,可他毕竟有一个现代的灵魂,面对着千古第一才女,还是难得脸皮发烫。

当然,他是不可能承认自己有啥错误的,错的都是赵明诚,不就借你夫人的诗鼓励士民抗金嘛,弄得要死要活的。要不是我来了,易安居士早晚也能写出这些诗来,不过那就成为了国破家亡的一个悲鸣了。

但他还没想怎么说话。这坑爹的闺女君佑居然大喜,“您就是易安居士吗?我的爹爹和姊姊最喜欢你写的诗了。”

李清照一生无子,虽然找到了朱淑真这个理想的传人,但是面对唇红齿白的小女孩儿,还是很有好感的,逗着她道:“是吗?小娘子,你家人最喜欢老妇写的哪首诗呀?”

赵官家瞬间有种不好的预感,本能想去把自己闺女的嘴给捂住,可惜到底是在人前,有点儿犹豫。结果就听着他的闺女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爹爹最喜欢了。还有……”

赵官家忍无可忍,深觉得这闺女简直养的比他哥哥们还讨债,“正甫,把四娘子给我抱回去。”

杨沂中早就心惊胆战了。闻言赶紧把公主抱下去交给乳娘。

易安居士看了赵玖一眼,没说别的,只是道:“既然相逢,就是有缘。足下可愿与老妇喝一盏茶?”

旁边的文人骚客意识到有些不对了,渐渐不敢出声。赵玖穿越这么多年,按说也没有什么名人崇拜了,但人的好感是一种很玄妙的东西。面对着这样疏阔的女中豪杰,眼下又没什么事情。赵官家倒是欣然同意。随着李清照一行人来到一处茶肆,朱淑真到底是知道赵官家身份,而且在宫中养育多年的。忙不迭的就要服侍,却被李清照赶到一边去,亲自动手点茶。

作者暗表,点茶法是宋代斗茶所用的方法。宋皇室向来奢靡不说,仁宗之后花样繁多,就算是宋刚建国的时候,太宗就下令在建安凤凰山北苑造龙凤石乳茶,特制刻有龙凤图案的棬模压制茶饼,龙纹茶饼称龙茶,凤纹则称凤茶。近年来龙茶仅供禁中用,赐宰执、亲王、宗室皆凤茶。

当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茶道文化已经成为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文化人来说。李清照出身高门见识不凡,又才智过人小小技艺也能显出不凡。她拿出一套大玉川先生,率先在汤提点里面倒上清水,用火烧开。

接着只见她手下如飞,有条不紊。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茶,依次进行,一手执筅,一手注汤。

一汤环注盏畔,搅动茶膏,量茶受汤,随汤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簇,少倾,泡沫四起,如同疏星皎月,灿然而生。二汤自茶面注水,周回一线,急注急止,用力击拂,茶面色泽渐开,泡沫如同珠玉磊落;一直到七汤轻清重浊,稀稠得中,乳雾汹涌,溢盏而起,周回凝而不动。

李清照全气定神闲,一气呵成,手微扬处已然结束,汤花中灿然开了莲花并蒂,乳气蒸腾中,似真似幻。

赵官家素来是个不会风雅的,他的潘娘子最多也会给他做个雪糕,谢娘子的长处在于运用科学。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还是第一次见,不由得啧啧称奇。

赵玖道:“我家长女素来也爱点茶,可是比夫人差远了,若不是她已经出嫁,真该让她来拜师学艺。”

李清照一生经历太多,闻言也不动声色,只微笑道:“妾没有什么能报答您的,若是喜欢,我让真娘写下步骤,看能否给官家劳累之余一乐。”

她早已认出自己,赵玖是毫不意外的,若没有这份聪明,那就不是易安居士了。不过既然遇上了,他也不由得道:“前些年听闻赵知府去世,居士不怪朕就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