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门合拢,朱标严词命令,“常乐,以后不许再做此等危险之事!”
成婚,不是,是自幼年相识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连名带姓的喊自己。
常乐唇角微抿,垂着脑袋嘀咕,“我救得可是你未来次妃,狗咬吕洞宾。”
史书记载,今年年底,应该是腊月地动之前,吕氏封太子次妃。
那时候,太子妃常氏产育朱雄英满一年,太子朱标给孙贵妃服丧也满一年。
也不知道是朱元璋迫不及待,还是朱标自个迫不及待。
总之,按照历史进程,还有四个多月,吕氏便要入春和宫。
朱标坐到她前边,“说的什么?”
常乐瞥他一眼,破罐子破摔,“没什么。”
朱标也发觉自己语气稍重了些,他重重吐出口气,“乐儿,你的平安,最是重要。”
管她什么吕姑娘,张姑娘,李姑娘,哪里值当自己太子妃亲自出手!
常乐看着他紧锁的眉头,也缓和了语气,“我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
朱标仍然不放心,“切记!”
他真的有点啰嗦,常乐无奈点头,再点头。
也懒得再与他讨论要不要救的问题,反正救都已经救了。
常乐换个话题,问道,“百姓伤亡可多?”
朱标看看她,顺着聊起今儿京师各处地动之景。
·
国朝初建,京师地动,原该赤地千里,哀鸿遍野。
可五月收割了比前些年七月收割还要多几倍的粮食,又有朝廷及时安排百姓迁移,再有专人免费传授水泥建屋之法......
京师百姓非但没有啼饥号寒,甚至个个喜笑颜开,边重新修筑家园,边称颂皇帝仁德。
朱元璋看着奏折里百姓对自己的推崇,甚感欣慰、自得,只觉自己功盖三皇五帝。
朱标趁机进言,“刘先生之卦确非常人能比。”
朱元璋面上笑意略淡了淡。
这会,也就朱标还敢再提,“但他卦象再准,也得听候您的差遣。”
朱元璋睨眼笑嘻嘻的好大儿,没有发表意见。
朱标再接再厉,“此番事了,刘先生对儿子必定忠心耿耿。”
老爹没给刘基高官厚禄,甚至欲取他之性命,想必是担心其人聪明太过,将来威胁皇权,可只要自个有能力压制他,又有何惧?
何况,此等谋臣百年难得,岂能无辜丧命!
朱标长身玉立于乾清宫中央,殿外朝阳一缕一缕在他身后发着光。
光晕中的少年,既有爱民之心,亦有识人之能,还有雷霆手段。
如此儿子,如此太子,足慰为父为君之平生。
朱元璋笑意微扬,“便如标儿所愿。”
第45章
八月伊始, 愈发的热。
天总是阴沉沉的,乌云密布,可没有半滴雨。
稻田日渐干涸, 好在有朝廷上半年修建的水库、水渠。
朱元璋还时不时派遣军队自附近城镇调水,这场干旱也算有惊无险。
腊月二十三日,再次地动,规模较小,又因有前次经验,百姓人身财产安全得以保障。
洪武八年,上至皇帝太子, 下至贩夫走卒,京师人人惊心胆颤。
自然,也没有人还有余力关心太子的子嗣问题。
而原本于洪武八年年底入春和宫的太子次妃吕氏,更是无人提及。
终于熬到年末, 除夕之夜,朱家众人, 皇帝后妃, 皇子皇妃齐聚乾清宫以贺团圆。
朱元璋独坐主位, 马皇后位于其侧,再往下是一众后妃与公主。
常乐随着朱标在左手边第一个位置, 其后依次是老二秦王夫妇,老三晋王夫妇, 老四朱棣及之后皆是暂未成婚的年幼皇子。
明朝初立, 朱元璋家也没几个亲戚活着,一殿的人全靠他自个繁殖能力强悍。
夜色渐暗, 穿着统一的宫女们鱼贯而入,带来御膳房精心制作的美味佳肴。
猪牛羊肉, 鱼虾蟹蚌,应有尽有。
一时之间,殿内食物的香味肆意弥漫。
秦王妃邓兰忽得捂胸干呕,秦王朱樉又惊讶又担心,手忙脚乱,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两新手夫妻,看来还没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可在场之人,多的是生养过的后妃,个个眼明心亮。
诸王除丧至今已有三月,时间正正合适。
此情此景,本该第一时间恭贺皇帝,可实际是众人面面相觑,无人敢做出头之鸟。
若无意外,秦王妃腹中乃是皇帝的第一个孙子辈,当喜当贺,可......
太子成婚四年有余,尚无子嗣,连女儿也没有。
奉天殿内个个垂首低眸,别说发出声音,连视线瞎转的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