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自丧子之痛里稍稍清醒些许,微微眯眼,看清马车车壁的常家徽记,识时务者为俊杰,杀子之仇来日再报!
他拱了拱手,“原来是郑国公,我儿惨死,一时激愤,郑国公也有儿子,想必能理解我这当父亲的心情。”
常遇春瞥他一眼,摇摇头,“我不能理解。”
胡惟庸紧紧皱起眉,他什么意思?
“我儿既不会闹市骑马,而且骑术精湛,我是理解不了你怎么会有既没本事,又爱作死的儿子。”
常遇春满脸的“你儿子真没用”的嫌弃模样。
胡惟庸一口老血奔涌到喉间,他狠狠甩了甩袖,欲要转身离去。
常遇春眼疾手快,伸手把人拦住,“胡相当街杀人,就要一走了之?”
胡惟庸死死咬住后糟牙,咽回奔涌的老血,一字一顿道,“区区一个车夫而已,你想怎么样?”
常遇春低眸,眼底一片冰冷,“杀人偿命。”
胡惟庸看他跟看傻子似的,一国丞相给个车夫赔命?
呵呵,武将就是武将,有勇无谋,愚蠢至极。
常遇春讽笑了声,一把扯住胡惟庸的腰带,把人抛到马背,“车夫也是人。”
他一勒缰绳,调转马头,朝着皇宫疾驰而去。
乾清宫。
巍然屹立,满脸正气的郑国公,还有被郑国公丢在地,软软趴伏,双腿瑟瑟发抖的左丞相。
朱元璋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脑子里缓缓划过一排问号。
朱标嘴角的笑意是压都压不住,他早想揍胡惟庸了,岳父大人干得好!
常遇春单膝跪地行礼,扯着嗓子嚎啕,“皇上,胡相无故砍杀我家车夫,您一定要为臣做主啊!”
他刚刚还满脸的冷肃刚毅,这会眼泪鼻涕混杂。
朱元璋看着曾纵横沙场的猛将,兼自家皇太孙的外祖父,内心复杂......
常遇春那一嗓子嚎的,胡惟庸从倒挂于马背的惊吓中回过神,同样立马喊冤,“皇上,臣的儿子死于那车夫之手,臣一时激愤难忍。”
常遇春满脸惊愕与受伤,“胡相,你怎么能血口喷人?”
“我家马车好好停在路边,明明是你那没用的儿子非要冲过来。”
胡惟庸咬紧牙关,才堪堪忍住到嘴边的怒骂,冲过来就冲过来,为什么非要强调“没用”二字!
他微微垂眸,遮住眼底的狠色,斥责道,“我儿子怎么可能主动送死,定是你家马车受惊胡乱伤人!”
常遇春:“......”
他惊呆了,文人竟能颠倒黑白,无耻至此。
胡惟庸乘胜追击,“皇上,那是臣最最乖巧孝顺的儿子!”
朱元璋很冷静,他瞥眼自家单纯的猛将,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再看着自己亲手提拔的左丞相,道,“既然你们两人各执一词,那只能传当时在场之人进宫回话了。”
单纯猛将常遇春嘴角咧到耳后根,连连点头。
胡惟庸皱了皱眉,脑瓜子飞速转动,思考应对之策。
帝王谕令,御林军立即领命出发,可先一步入宫的是御史中丞涂节,胡惟庸的亲信。
胡惟庸眼底闪过一丝笑意,虽然不知道涂节干什么来了,但肯定是对己方有利。
毕竟他多年来拉帮结派,招兵买马,哪哪都有涂节在旁相助。
涂节跪地叩首,义正言辞,“皇上,左丞相胡惟庸欲反。”
正美滋滋的胡惟庸豁然抬眸,眼珠子瞪得又圆又大。
涂节看也不看昔日好友,他自袖兜里掏出本奏折,“胡惟庸威逼利诱吉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要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在外收集兵马。”
乾清宫安静了瞬,朱元璋都怔楞半晌。
虽则是他欲擒故纵布得局,但狗咬狗是怎么回事?
片刻,朱元璋勃然大怒,“胡惟庸,好你个胡惟庸,朕予以你重任,你竟恩将仇报!”
胡惟庸一个啰嗦,“冤枉,微臣冤枉。”
他连滚带爬膝行至朱元璋脚边,“微臣忠心耿耿,以老相国为榜样,一心只想着追随于您。”
朱元璋一脚踢开他,“还敢攀扯韩国公,来人,拖出去砍了,全部砍了!”
朱标赶紧往前一步,“爹,先把人捉拿归案,交由三司会审。”
明朝有大明律,当按律行事,也别漏了犯事之人的同伙。
朱元璋经由儿子提醒,仿佛醒过神来,“来人,全部压入天牢。”
御林军呼啦啦进殿,飞速清场。
常遇春惊呆了,怎么还能扯出胡惟庸谋反呢?